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的中国与古希腊罗马时代的西方是当时世界军事活动最主要的两大历史舞台。两者因其各自的哲学、文化背景孕育出了不同的军事思维方式。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双方军事思维方式的差异根源于各自哲学理念在军事领域尤其是战争活动中的不同表现与运行方式。 古代中西方军事思维方式的差异在各自具体的作战实践与思想提炼活动中表现为宏观与微观两大方面。宏观上,作战指导高度的不同反映出双方层次性上的差异。前者注重整体综合的把握与认知,因而兼容并蓄,但也会忽视一些客观的细节因素。后者聚焦于细节层面的分析,虽然思维层次较低,却有利于具体化和精确化。微观上,制胜机制不同的背后则是双方思维路径的差异。前者是一种软性思维方式,因偏好体认感悟而使古代中国的兵家倾向于诡道行诈,灵活多变、富于创造性。但这种思维方式会朝着过分依赖主观智慧的神秘直觉方向发展。后者是一种硬性思维方式,注重语言概念、逻辑分析,故而古代西方将领和军事家崇尚勇气与力量,习惯于以力量取胜。这种方式虽然呆板单一缺乏变化,却使西方由此走上了以技术和规范强化力量的发展道路。概言之,古代中国的整体直觉思维方式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哲理性和创造性,但却可能缺乏一种“科学理性”,会使人沉湎于主体的内在体认和心灵感悟的自我满足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的军事发展水平到了近代逐渐落后于世界。相比之下,古代西方注重细节逻辑分析的致思方式,虽然处于细节层面而且显得线式、单调,却能激发出求真索实的精神,促进人对客观世界的追寻与探索,这应该是近代西方军事科技发达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一阶段的中西军事思维方式在其后的历史岁月中都得到了继承,并进一步产生了重道轻器和科学实证这两种迥然相异的价值取向,从而导致了近代中西军事发展水平的差异。面对新一轮全球军事变革的挑战与机遇,如何避免重蹈覆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古代中西军事思维方式各有其现代价值,因此,必须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不能笼统地否定任何一方,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因此,一方面,必须合理借鉴西方的逻辑分析传统以改造中国的整体直觉思维方式,植入科学精神;另一方面,也应该充分发掘古代中国军事思维方式的现代价值,实现中西两种思维方式的有机整合,完成传统思维方式的现代转型,以达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西融合的目的,服务于推动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以迎接和应对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