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cc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建设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所趋,也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纵观我国城镇化历程,从建国初期的缓慢发展到改革富国时期的快速推进,是以大规模的人口空间迁移为核心的城镇化,如今我国正在寻求从“求富”向“强国”转变,指导城镇化建设的理念已不再是“如何发展”和“快速发展”而是“如何更好地寻求新发展”。2012年,“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在党的十八大中正式提出;并在两年后的2014年底,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提出,国家对发展有了新的规划和要求,规划中也多次提到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由此可见,我国已逐渐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也正在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其中就包含“以人为本”和协调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国家对西部地区发展过程中提出的重要战略,为西部地区发展带了诸多利好,自实施以来,西部各省区的人口、经济、环境发展均取得了长足进展。西部地区人口规模持续扩大、经济实力有所增强,但在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在追求人口总量和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牺牲了环境发展,可持续发展水平较低,人口、经济、环境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有所背离,长此以往,无疑会对人口、经济、环境发展造成阻碍,严重影响西部地区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是西部地区区域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从人口、经济、环境三个系统及系统间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梳理了国内外现有的相关研究,并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口系统、经济系统、环境系统的发展现状展开进一步分析;再以新型城镇化建设核心思想为指导,建立三系统协调发展水平评价的理论框架,针对西部地区当前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新型城镇化的理念与思想,构建人口、经济、环境各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实现对西部地区2004年至2019年11个省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的评价,以及协调发展类型的划分,并对不同系统发展水平及人口、经济、环境三系统协调发展水平和滞后系统进行了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基于总量效应视角和结构效应视角,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驱动力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借助回归模型、GM(1,N)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驱动力进行了深入探讨,从而总结出对西部地区有针对性的政策启示,旨在助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迈向更高水平的阶段。研究表明:(1)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口、经济、环境三系统的发展水平存在上升趋势,不同省区的协调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表现为以人口和环境发展为主导,经济发展较为滞后;(2)西部地区各省区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总体上呈现出以川、陕、渝为中心,中心区域协调发展水平高,其余区域的协调发展水平低的分布态势;(3)研究时段内,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根据西部地区11个省区的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可划分为中度失调至良好协调共七种协调发展类型,大部分省区的协调发展状态仍有较高的提升空间;(4)基于总量效应,市场驱动力、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驱动力作用较大,政府行为、经济开放程度、人力资本等驱动力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正向驱动作用;(5)基于结构效应,西部地区不同省区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驱动力存在差异,大部分省区人口系统驱动力较大且为正向,对协调发展起促进作用,少部分地区经济、环境两系统驱动力较小且存在方向为负的情况,对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起到抑制作用。(6)此外,在驱动因子方面,影响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驱动因子存在趋同性,人口质量、经济质量、环境压力等因子对协调发展影响较为明显。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得出以下政策启示:(1)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合理配置要素流动,从而促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2)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扩大技术投入,以技术赋能人口、经济、环境三系统,提升其发展效率,从而加快协调发展;(3)以经济和环境为建设核心,注重环境保护和治理,坚持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逐步推进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从而促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口、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4)以环境建设为基石,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协调发展绿色引擎;(5)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以高质量发展促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6)重视教育事业,加大在教育方面的投资规模,以提升教育水平和人才引进为抓手,为协调发展提供动力,同时聚焦人的社会属性,提高人口社会保障及福利水平赋能协调发展;(7)以区域联动、合作、扶持为思路,以点带面,点轴联动,从而促进协调发展。通过人口、经济、环境三方面的建设,不断加快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速度,全面提升协调发展水平。
其他文献
社区矫正对象是指在实施犯罪行为后,依法被判处非监禁刑,并在社会中接受监管、改造的罪犯。社区矫正的目的就是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适应水平对其矫正效果和预防再犯罪有着重要影响。身份认同整合是拥有多重身份的个体维持自我同一性的保护因素,可以帮助社区矫正对象解决“矫正人员”和“社区成员”两种身份之间的冲突,这有利于他们维持和谐统一的自我概念,在社会中更好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探究社
学位
本研究以澳门教育和澳门中华教育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澳门教育历史沿革、澳门中华教育会历史发展进行系统回顾,分析总结澳门教育在公民道德教育、教师管理、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经验成果,突出体现澳门中华教育会在澳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政治功能,并为澳门教育发展指明未来路向。对澳门教育历史的回顾包括四个部分:一是澳门教育的背景;二是澳门官立教育、教会教育、华人教育、师范教育在近代化过程中的发展情况;三是新中国成立
学位
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是当下大学生中较普遍存在的现象,个体因长时间和高强度使用社交网络,不可控制地在社交网络中投入过多时间和精力,从而带来了较多心理苦恼和生理不适反应,严重影响了学业和心理健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大学生的成人依恋状态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成人依恋是个体与目前同伴的持续和长久的情感联系。大学生的成人依恋状态和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有关。本研究从成人依恋的两个维度(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
学位
1872年4月30日,《申报》在上海创刊,这是我国近代出版发行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份报纸,从1872到1949年,一共历经77年,这份报刊完整地记录了这段时间的社会状况、重大事件以及风土人情,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申报》在创刊号中,公开表示欢迎“骚人韵士”投稿,“概不取值”(1)。随着来稿件数不断增多,报馆于1872年11月11日,推出增刊《瀛寰琐记》,这是我国最早的文艺期刊之一;
学位
21世纪以来,我国相继完成了建国以来的“十三个”五年计划,2021年又是“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从在建党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目标转变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已经开启。近年来随着各地关于美丽乡村振兴、乡村建设相关政策以及发展和弘扬红色文化政策的陆续出台。赣南的红色文化资源在我国红色文化
学位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发展的灵魂和不竭动力。要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就要把精神文明建设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建设相结合。长期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持之以恒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解决我国相对落后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总量不足和方向不准问题。2018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
学位
中国的“局部抗战”不仅是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组成部分,在战争局势不断紧张的国际形势下,国共两党报刊均加大了对国际新闻的报道比重。这些国际新闻报道通过分析、研判国际局势,向读者介绍国际战况,激发人民参战热情,同时也向世界报道中国战事情况,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援助。本文主要以局部抗战时期的政党机关报《红色中华》和《中央日报》为代表,选取两报1931年9月18日至1937年7月7
学位
19世纪后期,平阴、肥城两县农村因受频发的自然灾害影响而陷入到“普遍贫困”中,是时基督教势力也进入该地,两县地方社会中形成了新的群体——教民。民教双方在精神信仰、争夺生存资源等方面的冲突愈演愈烈,为两地反洋教组织的建立提供了条件,当地的大刀会和拳会逐渐发展成为泰安地区一股较强的打教力量。到了世纪之交,鲁中地区反洋教活动渐入高潮,给平阴、肥城两县的治安形势带来挑战,“卜克斯案”便由此发生。该案过后,
学位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备受瞩目的焦点,特别是十九大以来,“三农问题”又一次在报告中被提出。报告提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实施对乡村治理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乡村治理不断发展的基础是“治理有效”。改革开放之后,乡村治理的主体在不断的发展,治理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乡村治理的体系也更为完善,然而在农村的现代化以及城镇化建设过程当中,乡村的治理结构问题相对突出,乡村治理的主体发展存在缺陷,
学位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微电影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学生作为网络的主要受众者,开始争相使用微电影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一台单反相机就满足了学生对电影制作的好奇心,使得微电影在校园中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当前新媒体技术不仅让微电影制作变得简单,也让微电影的“微”特性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已经有很多中职学校通过优质微电影塑造积极乐观、奋发图强的校园文化,举办各种微电影活动,促使学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