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研究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总结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针灸局部选穴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研究方法:从国内外数据库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针灸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SPSS 21.0、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腧穴进行统计描述、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研究结果:该研究共纳入针灸处方215首,涉及上肢穴位65个,取穴频次1363次;选穴频次最多的为肩髃、合谷、外关、曲池、手三里,且多互相配伍作为主穴;配穴多为内关、极泉、尺泽、大陵;所取穴位多归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经,且以特定穴为主,依次为合穴、八脉交会穴、原穴和络穴。研究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上肢瘫痪总体思路体现了“重取阳明”及“阴可柔痉”的宗旨,取穴上多以特定穴及非痉挛侧腧穴为主,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第二部分研究目的:本研究探讨毫火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观察毫火针疗法对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偏瘫侧痉挛程度、肢体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旨在评估毫火针在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中的临床疗效,并探究疗效与疗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的方法,共119例符合标准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完成试验,其中毫火针组37例、普通针刺组39例、常规康复组43例。除常规治疗外,毫火针组取偏瘫侧肩髃、合谷、外关、曲池、手三里、内关、极泉、尺泽、肩髎,隔日治疗一次,20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10次;普通针刺组取穴同毫火针组,每10天治疗8次,20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16次;常规康复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治疗频次同普通针刺组。在治疗前、治疗10天、20天后分别对患者运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Fugl-Meyer上肢运动量表(FMA-UE)、Barthel指数量表(BI)、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HISS)、改良Rankin量表(MRS)进行评定。疗程结束后20天进行随访,并评定上述量表。研究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受试者133例,治疗及随访过程中共脱落14例,最终完成119例,其中毫火针组37例、普通针刺组39例、常规康复组43例。三组患者治疗前基线资料和各评价指标间互比,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2)三组患者治疗前后MAS、FMA-UE、BI、NHISS和MRS的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基于MAS疗效评价,在第10天毫火针组疗效要优于其他两组,在第20天毫火针组要优于常规康复组,而随访三组疗效无明显差异。(4)基于FMA-UE,在第10天三组FMA-UE评分变化量无明显差异,而在第20天及随访,毫火针组的FMA-UE评分变化量大于其他两组。(5)基于BI,在第10天毫火针组BI评分变化量大于常规康复组,而在第20天及随访,毫火针组的BI评分变化量大于其他两组。(6)基于NHISS,在第10天,第20天及随访第42天,三组的NHISS评分变化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基于MRS,在第10天,第20天及随访第42天,三组的MRS分级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1)毫火针疗法、针刺疗法和康复疗法均能缓解脑卒中患者的上肢痉挛状态,提高痉挛侧肢体的运动能力,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和预后,并能有效修复神经缺损;(2)从短期效果看,毫火针疗法在缓解脑卒中患者的上肢痉挛状态和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上有优势;(3)从长期效果看,毫火针疗法在提高痉挛侧肢体的运动能力和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上有优势;(4)毫火针疗法在改善卒中后痉挛性患者的预后和神经缺损的上对比针刺疗法和康复疗法无明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