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与人之间良好的交往活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在城市规模逐渐扩大,流动人口逐渐增多的城镇化背景下,良好的交往活动成为了城市人群的基本需求。目前,我国社区的建设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空间资源的合理分配,社区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各个阶层人群的关注。和谐宜居的城市社区是社会发展、文化进步和物质空间三者的集合,本文通过以包头市城市社区为例,从社区角度探讨城市户外交往空间设计优化策略,试图发掘包头市城市社区居民交往活动的深层次内涵,回归生活性社区户外交往空间。本文以包头市为例,研究包头市社区户外交往空间的形成与发展。阐述包头市城市社区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分析交往空间的组织情况。以“一五”时期包头市单位制社区建设为开端,以现今市场经济主导的商品社区为末端,分析包头市单位制社区和街坊式社区在规划布局、道路结构、空间尺度、景观绿化方面的设计特点。对比国内外优秀社区规划案例,分析包头市社区户外交往空间物质层面的相同和不同点。总结包头市不同建设时期的城市社区交往空间的特点,结合包头市城市社区居民活动属性和实际案例社区的调查研究,以现状为基础,从社会、文化、开放空间和空间环境为主要内容,阐述包头市城市社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特点对居民精神层面的影响。文章以时间为纵轴研究包头市城市社区发展过程,横向对比城市社区交往空间在不同时期的交往空间的组织情况,以社区规划理论、交往空间理论和行为决策理论为依据,主要针对组团空间、道路空间和宅前入户空间三种空间类型,从空间序列、空间尺度、人文景观三方面进行分析,配合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情况探讨社区生活与交往空间二者的对社区户外交往空间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