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阐明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简称Xoo)亲和性互作中水稻重要基因的功能,对于深入了解水稻抗/感病机制,探索更为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前期工作中,本实验室用cDNA-AFLP技术,分析了水稻品种日本晴悬浮细胞与Xoo菌株JXOI亲和性互作时的基因表达谱,筛选到了一批在互作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OsBTF3在互作中上调表达,OsCtBP-A下调表达。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水稻—Xoo在植株水平上的感病互作,验证了这两个基因表达同样显著地受Xoo的调控。本研究对OsBTF3和OsCtBP-A进行了鉴定,并为进一步分析它们的功能奠定基础。根据OsBTF3和OsCtBP-A基因序列,设计和合成了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方法扩增了部分和全长基因片段,将目的片段克隆到pMD-18T Easy载体上,进行序列测定。通过比对发现克隆的目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公布的序列完全一致。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OsBTF3基因定位于第3号染色体上,具有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成熟mRNA全长528核苷酸;可编码具有17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具有NAC保守结构域;推测它可能与淋巴细胞中BTF3一样,参与了新生多肽的折叠。OsCtBP-A定位于第3号染色体上,具有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成熟mRNA全长1140核苷酸;可编码具有424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具有2-Hacid dh C (D-isomer specific 2-hydroxyacid dehydrogenase)保守结构域,推测该蛋白可能为C’结合蛋白A。将OsBTF3全长cDNA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1b上,得到pET21-BTF3,将其转化到大肠杆菌表达菌株BL21(DE3)pLysS中,加入IPTG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试验获得了一条与预测分子量大小相当的明显条带。用GFP融合蛋白技术进行了OsBTF3亚细胞定位研究。将OsBTF3插入到35S-gfp载体中,构建了含有OsBTF3-gfp融合基因的双元载体35S-OsBTF3-gfp,用基因枪转化方法转化洋葱表皮细胞,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融合基因的瞬时表达,发现OsBTF3-gfp融合基因主要在细胞核内表达。分别用含OsBTF3基因过量表达载体pCAMBIA1300S-OsBTF3和RNA干扰载体pCAMBIA1300S-OsBTF3RNAi的农杆菌LBA4404菌株侵染水稻品种日本晴愈伤组织,经潮霉素抗性筛选、分化等过程,分别获得了OsBTF3过量表达和RNAi的抗性转化苗。将OsCtBP-A基因片段克隆到pTCK303载体,构建了用于OsCtBP-A基因RNAi分析的双元载体pTCK303-OsCtBP-A,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转化水稻品种日本晴愈伤组织,得到了抗潮霉素抗性转化苗。PCR扩增和GUS染色法检测表明,试验获得了T0代转基因水稻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