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I型超新星是超新星中占比很高的一个子类型,其爆发后的测光与光谱观测与其爆炸机制、前身星类型、星周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对II型超新星的观测多样性及其前身星的研究,对于限制大质量恒星晚期演化状态及提高II型超新星测距精度有重要意义。首先,我们对各类超新星的观测性质、分类方法及爆发机制进行了回顾,重点阐述了当前II型超新星的观测和理论研究进展。在第二章中,我们基于高质量的观测数据对一颗爆发后1天之内就捕捉到爆发信号的IIP型超新星SN 2017eaw进行了详细的观测性质研究。紫外、光学测光以及光谱监测从SN2017eaw爆炸后+0.8天持续到爆炸后近+550天。SN 2017eaw爆炸后第+1.4天的光谱中探测到Hα窄发射线,但该特征在第3.4天的光谱中消失,表明近距离星周物质的存在。通过对一批包括SN 2017eaw在内的极早期光谱中有Hα窄发射线特征的IIP/L型超新星样本的研究,我们发现Hα窄发射线特征的等值宽度与其R波段的峰值绝对星等呈正相关,这可能是一种电离效应或是更亮的IIP/L型超新星周围通常会形成更多的星周物质。为了获得更直接的SN 2017eaw的前身星性质,我们在第三章中利用哈勃空间望远镜2016年多波段的观测图像探测了2017eaw的前身星,该源的绝对星等MF 814W=-6.9 mag,且观测能谱与有效温度为3550K的M4型红超巨星的理论模型谱能量分布相匹配,根据恒星演化理论SN 2017eaw的前身星应该是由初始质量为12±2 M⊙的主序星演化形成的红超巨星。特别有趣的是,SN 2017eaw的前身星F814W波段的绝对星等从2004年到2016年下降了0.3mag,这与红巨星晚期演化模型预测的光度演化趋势相反。结合SN 2017eaw极早期光谱中Hα窄发射线特征的演化和表征的星风速度(160 km s-1)可推断出距离SN 2017eaw<2.1-4.3×1014cm处存在星周尘埃,并且是在超新星爆发前1~2年内产生的,恒星脉动式的包层物质抛射过程可能是SN 2017eaw前身星的变暗现象的原因。这种机制或可用来解释实际探测到的IIP型超新星的前身星中缺乏17-25M⊙的红超巨星的问题。在第四章中,我们对一颗非常罕见的类SN 1987A的特殊II型超新星SN 2018hna的观测性质进行了详细研究,并估算出SN 2018hna的前身星半径约为40R⊙,这与与蓝超巨星的性质吻合。我们获得SN 2018hna爆炸后+3天到+315天的高质量的紫外、光学测光和光谱数据,为研究类1987A的特殊II型超新星的统计学规律增加了新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