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评估生态效应,对保障生态安全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大多是通过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单一的生态风险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而对土地利用变化、生态风险和生态服务价值之间的相互关系鲜有研究。本文利用土地类型结构数据来构建生态风险指数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指数,建立三者之间的空间联系,以揭示甘州区2010-2016年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效应的影响,为缓和甘州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2010-2016年甘州区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建设用地变化速率最大,主要转入地类为耕地,其次为水域。未利用地占比例最大,面积逐年下降,主要转化为耕地。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但总体呈上升趋势,期间主要是未利用地转化为耕地,转出地类以建设用地为主。园地、林地、草地、水域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变化幅度不大。(2)2010-2016年甘州区生态风险的整体格局基本稳定,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具有明显地类差异,尺度越小其生态风险的空间自相关性越强,显著性更明显,相互间的影响越强烈;高生态风险区分布面积最大,面积逐年下降。其次为低生态风险区面积逐年减少;较低、较高生态风险区面积逐年上升;中生态风险区所占比例最小,变化幅度不大。(3)2010-2016年甘州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年下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甘州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也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尤其是建设用地扩张,占用水域,造成高ESV区快速减少。水域在甘州区生态服务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虽然水域面积占比较小,但水域面积缩减是甘州区ESV流失的主要因素。低ESV区分布面积最为广阔,发生明显的空间变化,逐年朝城关镇西侧扩张。其他ESV区,变化速率不大且比较稳定。(4)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低生态风险区面积下降,主要是园地、林地和草地面积减少所引起的;耕地面积增加致使较低风险区面积扩大;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是较高风险区增大的主要因素;未利用地转化为耕地,增加耕地面积,使得高风险区面积逐年下降。水域面积的减少和建设用地的增加是甘州区ESV逐年下降的主要因素。高生态风险指数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指数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说明生态风险的扩大会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