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对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患肢活动度、握力以及生命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促进患者患肢功能康复的方法。方法:选取厦门市某三甲医院乳腺外科病理确诊为乳腺癌并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共有65例患者完成21天康复干预研究,观察组32例,对照组33例,其中观察组1例因转院接受化疗,1例因妊娠期乳腺癌退出研究,对照组1例因拒绝康复干预中途退出研究。对照组予常规康复护理及康复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并于术前、术后21天观察并记录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活动度、握力以及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变化情况,所得数据均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结果:1.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患侧手、手术方式、临床病理分期、医疗付费方式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肢活动度在外展、前屈、后伸上比较,观察组外展可达89.03±18.19°,对照组外展可达 79.68±17.54°,P=0.039;观察组前屈可达 98.12±22.93°,对照组前屈85.66±20.22°,P=0.024,观察组后伸可达55.33±13.68°,对照组后伸可达48.08±11.85°,P=0.026,在外展、前屈、后伸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肢活动度在屈肘比较,观察组可达31.71±3.56°,对照组可达32.55±4.25°,P=0.498>0.05,两组无统计学差异。3.观察组与对照组握力比较,观察组握力20.03±4.73kg,对照组握力17.9±3.29kg,P=0.00,观察组握力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观察组与对照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评分比较,观察组总得分100±16.41分,对照组总得分0.21±9.28分,P=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生命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社会家庭状况(P=0.038)、情感状况(P=0.045)、功能状况(P=0.027)和附加关注(P=0.014),四个维度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生理状况(P=0.135>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穴位按摩可提高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患肢活动度,促进握力恢复,改善生命质量,对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有着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