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伯箫是二十世纪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吴伯箫的散文创作一直倍受关注,但他在延安时期创作的散文作品却一直未获得研究者的充分肯定,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的相关成果也相对较少。本文试图在深层次分析吴伯箫的人生经历和所处时代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对延安时期吴伯箫的散文创作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挖掘其在延安时期散文创作的意义和独特价值,并以此探究作家创作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仅能更为全面深刻地探讨延安在他整个散文创作生涯中的重要转折作用,而且有助于更加全面地把握其散文创作的整体面貌,以此丰富吴伯箫散文的研究成果和延安时期散文创作的研究成果,为后来研究者提供一些更为全面的参考和借鉴。本论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章主要概述吴伯箫的散文创作并探讨其写作所受延安影响。从创作初期、延安时期和创作后期入手,对吴伯箫的散文创作进行分期论述。通过对吴伯箫早年经历的梳理探讨其初期创作品格的形成以及对后来写作的影响。通过对其到达延安后经历的梳理,探讨晋东南前线见闻和《讲话》在其创作中的重要作用,揭示吴伯箫散文创作中的延安影响。第二章从“随事而制”入手,主要探究吴伯箫延安时期散文创作的文体实验。吴伯箫对待不同的题材内容采取了各异的文体形式,本章具体考察旅行通讯、小说化散文和抒情散文三类文体,探明吴伯箫在这一时期不同文体下的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文本特征,在文本的内容和形式上对其进行深入的研讨。第三章从“因时而变”切入,具体分析吴伯箫延安时期散文创作中人物形象的记录和塑造。时代的变迁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时也影响着处于时代洪流中的主体——人,从思想观念到身份行为无一不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吴伯箫以饱含温情的笔触记录下了这些人物,本章从农民、八路军、妇女和儿童这几类典型的人物形象入手,探究在时代条件的变化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变化以及吴伯箫的书写方式和态度观点。第四章从“感物而动”进入到吴伯箫延安时期的散文创作,发掘其中蕴含的深层思索。延安时期前线、后方的生活经历和见闻深深震撼了吴伯箫,在深入生活的同时也让他对时代和生活有了深入思考的机会。所以本章在比较研究的视野下,通过文本细读和文化分析凸显吴伯箫对战争的理性思考,以及对延安大生产运动的典型——南泥湾的文化内涵与延安精神的深入考量。通过以上研究内容,可以发现吴伯箫是在延安精神照耀下成长起来的一位优秀作家,他用自己的笔触记录下了那个特殊年代中的人、事、物,并结合自己的思索努力地在文章中揭示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表现出深厚的时代使命感。虽不免带有一定的意识形态烙印,但总的来说仍是一位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散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