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叶多糖颗粒剂的研制及其降血糖的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m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甘蔗叶粗多糖的降血糖作用,观察甘蔗叶粗多糖对对链脲佐菌素引起的高血糖小鼠的降血糖效果,优选甘蔗叶多糖颗粒剂的最优处方和制粒工艺,并建立质量标准,在此基础上研究甘蔗叶多糖颗粒剂对链脲佐菌素引起的高血糖的降血糖作用效果,并对其进行药效评价。  方法:甘蔗叶粗多糖急性毒性实验研究,得出甘蔗叶粗多糖安全给药剂量范围,选取100只雌雄各半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粗多糖高剂量组、粗多糖中剂量组、粗多糖低剂量组、灌胃14天后观察甘蔗叶粗多糖降血糖效果,并对剂量进行筛选。用均匀设计优选甘蔗叶多糖颗粒剂辅料、配比,以吸湿性、成型率等作为指标,对甘蔗叶多糖颗粒剂成型工艺进行筛选。并以苯酚硫酸法来测量甘蔗叶多糖颗粒剂中多糖的含量,建立质量标准。选取100只雌雄各半的昆明种属小鼠,以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阳性药组(消渴丸、二甲双胍两组)甘蔗叶多糖颗粒剂高剂量组、甘蔗叶多糖颗粒剂中剂量、甘蔗叶多糖颗粒剂低剂量组、模型组。连续灌胃14天,观察各组小鼠状态及血糖指标。  结果:急性毒性实验表明小鼠(ig)给予甘蔗叶粗多糖最大给药量100g/kg(2683g生药/kg)未见毒性反应,通过分别给予小鼠高中低剂量的甘蔗叶粗多糖观察小鼠活动状况及空腹血糖、体重指标。发现甘蔗叶粗多糖灌胃给药对链脲佐菌素所致高血糖小鼠血糖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血糖的作用,但是各组较正常组血糖值仍有显著升高(P<0.01)。甘蔗叶多糖颗粒剂最佳制备工艺为:原料药与甘露醇比例为1∶1.5,加入2%的阿斯巴甜,并以72.54%乙醇作为润湿剂,乙醇用量为0.4ml·g-1。该工艺制成的颗粒剂流动性良好,硫酸苯酚法测量甘蔗叶多糖颗粒剂多糖含量为:75.268mg/g,线性关系良好(r2=0.9994)平均回收率为:96.5%RSD=1.7。甘蔗叶多糖颗粒剂降血糖药理实验结果表明,多糖颗粒制剂与两种阳性药小鼠灌胃给药对链脲霉素所致高血糖小鼠血糖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血糖的作用,但是各组较正常组血糖值仍有显著升高(P<0.01)。对于其体重的影响发现各给药组和模型组相对于正常组小鼠体重有明显的体重下降趋势,但是在给药后各给药组和模型组体重没有显著差异,多糖制剂、二甲双胍和中药消渴丸对于对链脲佐菌素所致高血糖小鼠的体重无明显影响。  结论:本实验在急性毒性实验的基础上确立了甘蔗叶粗多糖给药剂量,并通过实验证实甘蔗叶粗多糖具有对链脲佐菌素所致高血糖小鼠血糖升高有抑制作用,在优选甘蔗叶多糖颗粒剂制备工艺的基础上建立了甘蔗叶多糖颗粒剂的质量标准,其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标准,且通过药理实验表明甘蔗叶多糖颗粒剂对链脲霉素所致的高血糖小鼠血糖升高也有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在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碎片化阅读状态的基础上,探讨了提高高职图书馆导读服务体系的意义和策略,对职业院校发挥图书馆的作用、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Based
温州大学的学区制改革是基于新时期高校办学环境的变化,90后大学生气质特征的鲜明及传统思政教育存在的短板等一系列考量而逐步探索实现的系列变革.在此背景下的学区共青团工
虽然癌症类型和病因各有不同,癌细胞中代谢通路的变化却有一定的相似性,葡萄糖代谢途径、磷酸戊糖途径和谷氨酰胺代谢途径都发生变化来适应癌细胞的快速生长和增殖.最近的研
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而且近年来,在我国的电力行业中,智能化技术也逐渐发展起来,并应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中
职业教育的发展要适应时代的变迁,微信营销成为企业热衷的营销模式,本文主要探讨了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中微信营销的运用方式。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
本文主要根据智能变电站新技术与设备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对其网络结构的连接以及电网结构布置方案进行深入探究。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设备调试提出了一系列意见与建议,为智能
接受美学强调以读者为中心,既要照顾读者原有的审美经验,又要超越读者的视野期待,让读者的领略视野受到震撼并拓展读者的视野期待。电视剧《蜗居》,取材于现实生活,一时掀起
阿凡达是詹姆斯·卡梅隆继泰坦尼克号之后又一力作。在影片中虚构世界“潘多拉”星球上神火着一群纳美人。这些人不仅是长相令人想起美洲的印第安人,他们的世界观,文化习俗都
一部创下首映全国票房冠军的影片总有它打动人心的地方,本文从三个方面作了分析:首先是唯美的画面净化了现代人躁动不安的灵魂;其次是影片中的人物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
我国的司法制度中设定了诉讼解决机制与非诉讼解决机制的民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但两种机制发展不一,地位各异,实践中,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很难与诉讼方式相竞争,但过度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