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人,良好的情感道德素质、积极的人际交往观念和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是他们所必须具备的素质。近年来,大学校园伤人事件,90后大学生冷漠旁观等新闻不断爆出,如果大学生拥有奉献他人的情感,积极理解他人,对其做出亲社会行为是否有影响?故此本研究以现存问题为依据,从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入手对大学生奉献感和移情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展开探索。实验一探讨大学生奉献感和移情水平对亲社会行为认知方面的影响,采用2(奉献感:高、低)X2(移情水平:高、低)的两因素组间实验设计,因变量为加工图片反应时、判断图片反应时和图片亲社会程度的评分。实验结果显示:(1)以加工图片时间为因变量,奉献感主效应显著,高奉献感大学生对图片加工时间更快。移情主效应显著,高移情水平大学生对图片加工反应时间更快。二者交互作用显著,高奉献感低移情的大学生加工图片反应时相比于低奉献感低移情的大学生更快;(2)以判断图片时间为因变量,奉献感主效应显著,高奉献感大学生对图片进行判断所用时间更短。移情主效应显著,高移情水平大学生对图片进行判断所用时间更短。二者交互作用显著,高奉献感低移情的大学生判断图片反应时相比于低奉献感低移情的大学生更短;(3)以图片亲社会程度评分为因变量,奉献感主效应显著,高奉献感大学生认为图片呈现内容对他人或社会的益处更大。移情主效应显著,高移情水平大学生认为图片呈现内容对他人或社会的益处更大。二者交互作用显著,高奉献感低移情的大学生相比于低奉献感低移情的大学生认为图片呈现内容对他人或社会的益处更大,高奉献感高移情的大学生相比于低奉献感高移情的大学生认为图片呈现内容对他人或社会的益处更大。实验二考虑情境对行为的影响,探讨不同情境下奉献感和移情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采用2(情境:安全、危险)X2(奉献感:高、低)X2(移情水平:高、低)的混合实验设计,因变量为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实验结果显示:情境因素主效应显著,安全情境下大学生更可能做出亲社会行为;奉献感主效应显著,高奉献感大学生更可能做出亲社会行为;移情主效应显著,高移情水平大学生更可能做出亲社会行为;三者交互作用显著,安全情境下,高奉献感高移情大学生相比于高奉献感低移情大学生更可能做出亲社会行为,低奉献感高移情大学生相比于低奉献感低移情大学生更可能做出亲社会行为。危险情境下,低奉献感高移情大学生相比于低奉献感低移情更可能做出亲社会行为。通过分析以上结果可知,富有为他人付出,不求回报的情感——奉献感和对他人感同身受能力的大学生可以较快的加工亲社会行为内容并作出相应的判断,同时他们在安全或危险的环境下也更可能发出相应的亲社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