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大学生的成长成材,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从过去“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转变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这给我国大学生就业工作带来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无穷的压力。规模的逐步扩大直接导致毕业生就业人数增多,不同就业的科类也出现就业形势的冷热差异,学校的名牌效应的影响日渐突出,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等等。对现状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改革造成毕业生的就业机会相对减少,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人才类型的需求正在发生改变,毕业生不合理的就业观念等原因造成就业难;同时高校落后的办学理念也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高校的教学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的原因都成为毕业生顺利就业的瓶颈。
就业问题的解决对于国家的繁荣、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有长远的意义。就业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和困难,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据就业的基础理论和对经济学定律的有效分析出发,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借鉴国外的促进成功就业的策略,并在结合我国现实国情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化建议。首先从控制招生源头上加强调控力度,并完善以就业增长为核心的经济政策,加快以增加就业机会总量为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同时要重视对于毕业生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劳动人事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对就业市场管理和法制建设也要加大力度;为提高培养的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要转变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调整高校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及课程安排体系,加大高校教学质量的监控力度。面对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本文引入CIP理论,对高等学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进行改革,提高就业指导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