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者接受理论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为诗歌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该理论强调译者对原文本的接受,以及读者对译作的接受,二者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译者本身具有不同的期待视野,加之需要考虑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审美能力等,译者在对原作中未定点的处理过程中会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以达到视域融合。因此,不同的社会背景下译者对诗歌有不同的理解,会出现不同特点的译作,为了迎合不同时代读者的需要,诗歌翻译也应做出相应的变化。不同于以往文章对华兹华斯诗歌翻译译本进行简单对比,本文将以接受理论作为新的角度对诗歌翻译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基于接受理论以及接受理论和诗歌翻译关系的理论基础,本文首先通过举例论证来分析华兹华斯诗歌翻译在中国三个阶段的接受情况和翻译特点。然后,以华兹华斯诗歌关于自然,平凡的人和物以及童年这三个比较经典的主题为例进一步分析接受理论在华兹华斯诗歌译入中国这一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为了更加明确接受理论在华兹华斯诗歌中的具体应用,本文最后给出一个典型案例,通过分析贺麟、郭沫若和杨德豫关于华兹华斯的《露西诗组》第二首诗译作,具体探讨接受理论在三个译本中的不同体现。最后,作者得出结论,华兹华斯诗歌的翻译受译者自身期待视野、社会文化环境、诗歌本身不确定性以及对读者期待视野考虑情况不同等的影响,读者对诗歌会出现不同的理解。译者在利用自身期待视野理解和翻译的同时,应给予读者的期待视野以及读者在诗歌翻译过程中能动的地位予以充分的重视,这样才能翻译出令读者满意的作品,从而实现诗歌翻译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