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中上游流域土壤氮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iaohe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域范围内的土壤氮素不仅是重要的土壤组分,而且是影响流域水生系统氮负荷的重要因子,因而流域土壤氮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一直以来受到广泛的关注,是当前环境地学和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域土壤中人为活动输入的活性氮在不断增加,并且随着雨水和河流冲刷以及各种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流失或者淋失进入流域水生系统以及大气圈,成为影响区域水生环境和大气环境的重要因素。明确典型岩溶区流域土壤氮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是控制和防治氮的面源污染以及减弱水体氮负荷水平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和全球变化意义。当前针对流域氮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还比较缺乏,已有的研究集中在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对流域土壤氮的研究也多集中在小流域范围,而对喀斯特流域范围内流域土壤氮的研究还很缺乏,基础数据较少。乌江流域位于我国典型的喀斯特地区,也是西部高原山地第二大梯级向东部丘陵平原第一大梯级的过渡地带,流域内土壤多以石灰性土壤为主,具有土壤土层薄、结构松散、受风化剥蚀作用影响显著以及土被连续性差等诸多特点,同时由于受连续梯级开发的影响,流域范围内两岸坡度大,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而形成石漠化现象。基于此,为了明确喀斯特流域土壤氮的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本文通过采集典型喀斯特流域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中不同氮形态(包括硝态氮、铵态氮、易矿化有机氮、可溶性总氮)含量,结合土壤环境参数和地形地貌资料,掌握了流域土壤氮形态的空间分布规律,并通过条件实验改进了喀斯特石灰性土壤氮的测试方法,明确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流域土壤氮空间分布的影响,探讨了土壤氮素随海拔变化的空间规律及其原理,揭示了西南喀斯特地区峡谷型河流-水库体系流域土壤氮流失及淋失的成因。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干燥方式对喀斯特流域土壤氮形态测定的影响喀斯特流域石灰性土壤在干燥过程中,不同质地土壤氮形态含量总体均表现出烘干土>风干土>新鲜土,表明烘干和风干过程会造成氮含量的测定结果相对于现场提取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不同温度烘干过程中,NH4+-N和有机氮(Norg)的增加量与温度成正比,并且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可能受不同氮转化机理的控制,升温会促进土壤的矿化作用以及Norg的转化,而当温度较高(105℃)时,土壤中氮的增加还可能来自于微生物自身在高温条件下的分解;烘干过程中,不同温度处理下的NO3--N含量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但均显著高于现场提取测定的结果,其中40℃下的烘干土中NO3--N含量最高,表明在该温度条件下硝化作用和矿化作用达到峰值造成了NO3--N的累积。不同质地的土壤在干燥过程中各氮形态的增加量也有差异,可能由于不同土壤中微生物种类和活性的差异在烘干过程中对氮的固定效率不同。对前处理方法的改进明确了喀斯特流域石灰性土壤中不同形态氮在不同预处理方式下具有区别于其它地区土壤的特征。根据这一研究结果,为了更准确测定土壤氮形态含量,本论文采用现场提取的方式进行土壤氮含量的前处理,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氮素的沿程分布特征乌江中上游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之间氮含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NO3--N含量从上游到下游在不同点位均表现为农田>林地>荒地,NH4+-N含量则均表现为林地>农田>荒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NO3--N含量从上游到下游均表现出逐渐降低的沿程变化规律,河流段农田和林地NO3--N比水库库区的含量明显较高,这可能与河流段较库具有更低的坡度,氮淋失更少有关。除与上下游地形坡度有关,可能还受到海拔高程控制下的土壤溶氧条件的影响,从上游到下游海拔逐渐降低,低海拔处土壤溶氧量高,不利于土壤氮素的积累。流域内农田和荒地土壤NH4+-N含量表现出沿程持续降低的变化规律,林地中NH4+-N含量沿程无明显的变化规律,可能林地中树木茂密程度,腐殖质厚度相比地势坡度对NH4+-N含量影响更大。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可溶性总氮(TSN)从上游向下在不断减少,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可溶性总氮(TSN)以NO3--N为主,其次为NH4+-N。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可溶性总氮(TSN)在4个采样地也均表现为农田>林地>荒地,与土壤中NO3--N含量变化规律相似,说明农业施肥是农田和林地主要的氮来源途径。(3)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氮素的垂向分布特征洪家渡水库同一海拔条件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NO3--N、NH4+-N和可溶性总氮(TSN)差异性显著(P<0.05),且分布规律明显。三种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NO3--N和可溶性总氮(TSN)表现为农田>林地>荒地,农田中氮肥和有机肥的施用,导致土壤氮素在土壤表层积累,相比其它土地利用类型氮素含量偏高,而且农田由于农作物种植,常年耕作,土壤土质疏松,多为壤土,透气性良好,有利于氮素的矿化作用,相比其它土地利用类型氮素含量偏高。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表层土壤NO3--N含量在可溶性总氮(TSN)中占主要比例,所以土壤可溶性总氮(TSN)受土壤NO3--N含量变化影响较大。三种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NH4+-N含量表现为林地>农田>荒地。不同海拔条件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表层NO3--N、NH4+-N和可溶性总氮(TSN)随着海拔的降低有不断减少的趋势,而且垂向规律明显。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NO3--N、NH4+-N和可溶性总氮(TSN)含量从最高海拔到最低海拔减少量差异性显著,海拔的改变可能会引起土壤水热条件以及气候状况的改变,随海拔的降低,土壤含水量也不断减少,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含水量降低不利于土壤的矿化作用,导致氮含量在不同海拔形成差异。而且随着海拔变化,在山顶,由于坡度较缓,土壤表层氮素受淋失作用影响较小,所以较高的氮素累积,越往低海拔处,坡度加大,土壤淋失更容易。(4)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剖面土壤氮素的垂向分布特征洪家渡水库同一海拔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剖面NO3--N和NH4+-N含量均沿土层向下含量不断减少,农田在不同土层中NO3--N和NH4+-N含量差异性显著(P<0.05),在20-40cm和40-60cm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农田表层NO3--N和NH4+-N含量向下淋溶,并在土壤剖面积累,淋溶深度到60cm,而荒地与林地表层土壤NO3--N和NH4+-N含量也向下淋溶,淋溶深度到40cm,40-60cm处未发现淋溶现象。同一海拔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同一土层中NO3--N含量表现为农田>林地>荒地,同一土层中NH4+-N含量规律不明显。主要原因可能是农田表层土壤由于外源氮的输入,土壤表层氮含量积累较多,而且农田土壤多为壤土,常年耕作,土壤颗粒松散,容易向下淋溶。不同海拔三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剖面NO3--N和NH4+-N含量均随着海拔的降低在不断减少,垂向分布规律明显,从山顶到山底,坡度逐渐增大,加强了土壤中的淋失作用,除农田外,荒地和林地20-40cm到40-60cm土壤NO3--N和NH4+-N含量随海拔降低,变化范围较小,其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可能在40-60cm土层土壤基本性质比较稳定,受海拔影响较小。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剖面氮形态的分布研究,可以为减少土壤氮的淋溶风险,以及土壤中氮素的流失,为流域土壤氮素对水体的贡献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5)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氮形态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土壤中NO3--N含量与土壤p H显著相关(P<0.05),从研究区不同p H的土壤NO3--N含量来看,表现出微碱性土壤>微酸性土壤>酸性土壤,土壤中的氮大多以有机氮形式存在,而参与有机氮分解的微生物适宜在中性或者接近中性的环境下生存,在此环境中微生物的活性高,有助于有机质的矿化分解,提高氮素的释放速率。土壤中NO3--N、NH4+-N和可溶性总氮(TSN)的含量与土壤含水量0.05水平上显著相关,随着海拔降低,土壤含水量也在不断减少,土壤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土壤中的氮矿化量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水分可以改变土壤中空气流通性,微生物活性以及群落结构,从而增加土壤中氮的含量。不同土壤中NO3--N和NH4+-N含量受土壤质地影响较大,而且规律明显,表现为壤土>黏壤土>砂壤土>黏土>砂土,不同土壤质地可以改变土壤的通气性能和水热条件从而影响微生物对有机氮底料的活性作用,造成不同质地土壤氮含量分布差异明显。对于乌江流域来说,随着连续梯级水库的建立,而且峡谷型的地貌条件造成了土壤坡面坡度较大,乌江中上游土壤沿程从流域河流段到靠近流域水库库区坡度在逐渐增大,对于洪家渡水库来讲,库区山顶到山底坡度的变化也在逐渐增大。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NO3--N和NH4+-N含量沿程(从上游向下游)不断减少,洪家渡水库库区从高海拔到低海拔随着坡度的增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NO3--N和NH4+-N含量也在不断减少,坡度增大增加了土壤氮的淋溶和淋失效果,坡度是影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氮含量分布的关键因素。
其他文献
零价铁(ZVI)具有高还原能力、环境友好性和成本效益,被认为是一种有前途的污染物修复材料。对于ZVI/H2O系统而言,去污效果高度依赖于ZVI的腐蚀演变过程。其中,Fe~0核心和污染物之间的界面电子转移是一个关键过程。另外,ZVI表面的导电性和界面结构对ZVI的反应性至关重要。然而,在合成和应用过程中,由于氧化物和有机层的积累,ZVI表面会发生表面钝化,而具有高空间位阻效应的氧化壳严重影响了ZVI
学位
14世纪是英格兰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也为之后英格兰的社会转型奠定了基础。作为中世纪工商业发展的中心,城市承担着生产和消费的双重责任,在英格兰近代化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饮食是维持人类生活的基本条件,饮食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及经济发展的变化,是社会结构变化在经济领域中的一个缩影。本文旨在通过考察城市居民饮食消费的具体情况,探究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试图还
学位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中韩建交,开启赴韩劳务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下,大规模的赴韩务工群体应运而生,尤其是与韩国有着相似民族文化且语言相通的朝鲜族,更是赴韩务工群体中的典型代表。就此,本文以L省P市红岩村为个案,探求朝鲜族赴韩务工返乡群体的社会适应现状、问题与对策。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法和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探究红岩村赴韩务工
学位
内蒙古典型草原是欧亚大陆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生态屏障。然而,近几十年来由于气候干旱,过度放牧等原因导致该草原发生严重退化。水分是内蒙古典型草原生产力水平的主要限制因子,冻融期水分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宝贵的水资源,对春季植物返青和植物生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关于冻融期水分变化对内蒙古草原地上、地下初级生产力和物种变化的影响的研究鲜见报道。本论文选取了内蒙古典型草原退化的冷蒿样地,
学位
人脸识别技术利用自然人的脸部生物特征信息作为识别基础,应用广泛。它具有众多特性,比如自然性、不被察觉性和多场景应用性等,应用人脸信息来锁定验证与识别分析特定自然人。人脸识别的概念很早就已经出现,特别是近年来深度学习领域的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人脸识别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重要应用方向。现如今人脸识别技术已不知不觉被应用于各个方面,从交通安检、社保认证、支付转账、实名登录,医疗服务到门禁考勤、换脸娱乐,
学位
在全球气候系统持续变暖,高速城市化和不透水面大量增加的背景下,极端降雨强度和频率明显增高,“城市看海”现象频频发生。天津市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国际港口城市以及综合交通枢纽,也是暴雨内涝灾害易发地与频发区。地铁作为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的核心运输系统,承载着超百万的日均客流量。由于部分地铁建设年代较早,洪涝灾害设防标准相对较低,导致中心城区地铁在不断恶化的孕灾条件下面临的内涝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在此背
学位
大气颗粒物是大气中存在的各种固态和液态颗粒状物质的总称。各种颗粒状物质均匀地分散在空气中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庞大的悬浮体系,即气溶胶体系,因此大气颗粒物有时也称为大气气溶胶。大气颗粒物悬浮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中,其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包括全球气候变化、雾霾和臭氧层破坏等。海盐气溶胶、粉尘和火山灰是大气气溶胶的三大主要自然源。海盐气溶胶产生区域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且季节性相对稳定,引
学位
沙尘气溶胶作为气溶胶中最大的组分,不仅能通过直接、间接效应影响地球系统的能量收支平衡,还能通过改变大气化学过程,进而影响温室气体的浓度以及分布。位于我国新疆南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Taklimakan Desert,TD)是东亚沙尘的主要来源,其春季沙尘对南疆当地的空气质量影响严重,且其沙尘可被抬升至行星边界层以上进行远距离输送进而影响传输路径地区上的空气质量。因此,开展对TD及周边地区沙尘气溶胶时
学位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以下简称“深度融合”)在近年来广受关注,不少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达成一致结论,即深度融合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然而,文献中对于深度融合的探索大多集中在技术层面。一线教师普遍将深度融合理解为运用各式各样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而忽略了教学设计理念和方法的变革,将深度融合与深度学习的概念混淆,甚至将深度融合与深度学习混为一谈。为了改
学位
包气带作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系统中重要的介质空间,对缓解地下水的硝酸盐(NO3-)污染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包气带内固、液、气三态共存,土壤理化性质复杂多变,为各种微生物的广泛分布及共存提供了充分的环境条件,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性的生物环境系统。近年来,利用氮、氧同位素技术对包气带NO3-的来源、转化和迁移的研究已经得到了普遍关注。由微生物驱动的反硝化作用是去除包气带硝酸盐的主要途径之一,反硝化过程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