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金融功能区建设与对策研究——以太原为例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ta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产业集聚是促进金融和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金融产业集群的形成分为自发演化以及嵌入发展两种不同的模式。而金融产业集聚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在静态上表现为金融功能区的建成,即各类别金融企业在地域范围内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集中起来,从而产生规模效应。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成区域金融中心,而聚集起来的金融资源又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进一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本文意在依据此路径加快建设太原金融功能区,以此加速山西经济的发展。山西省作为中部六省中区域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地区,在面临自身发展瓶颈的同时也伴随着改革机遇的垂青。国务院于2010年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了加速山西经济的转型发展,通过构建全方位的金融体系来推进山西经济转型跨越式发展的措施尤为引人注目。太原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将太原建设成区域金融中心,并计划打造金融中心功能区以此来提升金融产业综合竞争力。  本文着重从理论、经验、现实三个层面出发研究建设区域金融功能区的路径。首先,构建金融产业集聚理论系统分析框架,对金融产业集聚的发展脉络进行详尽描述,论述金融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发展模式、组织特征、空间形态以及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着重分析金融产业集聚与区域金融功能区之间的发展关系,并且进一步阐述政府在构建金融功能区过程中的作用。其次,研究国外发达地区在建设金融功能区过程中的历史、现状与发展经验。总结出太原市在建设金融功能区过程中的可借鉴之处。最后,结合发达地区的成长经验,总结太原市自身的发展现状、机遇、条件及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和实现山西金融产业集聚的措施以及加快建设太原金融功能区的路径。
其他文献
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实施跨区域水资源联调的重大工程,水源区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对当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政府公信力作为公众对地方政府持信任态
自定向增发2006年广泛在我国实施以来,其已经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上股权再融资的主流方式,并且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截止2011年底,上市公司共成功实施692例定向增发,总共募集金额167
股指期货是一种把股价指数作为基础标的物,用股指的点数乘以事先规定好的单位金额来表示合约价值,并在约好的特定时间,交易双方以现金结算差价的方式进行交割的一种标准化金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