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母犯罪入狱,作为恶性生活事件,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长期处在发展不利的情境中,对儿童青少年心理产生持续而广泛的负面影响。服刑家庭儿童青少年是一个极少受到关注的特殊群体。本研究选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儿童卷)对服刑家庭、农村和城市普通家庭儿童青少年进行测量、比较分析,以揭示服刑家庭儿童青少年的个性、心理健康发展状况,并对服刑家庭组进行10周的心理干预实验研究,对干预对策进行效果评估,为今后开展服刑家庭儿童青少年心理干预工作提供可靠的实证资料。研究结果表明:①服刑家庭儿童青少年在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冲动倾向上的检出率突出,其分值显著高于农村和城市普通家庭儿童青少年;②服刑家庭儿童青少年倾向情绪不稳定,且分值显著高于农村和城市普通家庭儿童青少年;③服刑家庭儿童青少年情绪稳定性与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及心理健康总分呈显著正相关,精神质与心理健康总分呈显著正相关;④情绪稳定性对心理健康状况的预测力最佳;⑤实验组服刑家庭儿童青少年经心理干预MHT总分有显著下降,其中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冲动倾向、身体症状较干预前有显著下降,情绪稳定性分值较干预前亦有显著下降,对照组变化不显著。根据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服刑家庭儿童青少年情绪问题突出、自信心不足;②服刑家庭儿童青少年个性倾向内向,情绪过于敏感、易冲动,情绪稳定性差;③情绪稳定性是决定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对服刑家庭儿童青少年的情绪情感训练至关重要;④集中针对于自信心缺乏和情绪困扰的心理干预对服刑家庭儿童青少年适当自信心的建立和情绪困扰的缓解有显效,进而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影响作用。结合已有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特点与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研究对象上,本研究不仅以现有研究所缺乏的服刑家庭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而且将重点直指该群体在高风险环境下生存的心理危机所在,突出了研究的新颖性。②在研究方法和程序上,本研究不满足于只停留在对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调查上,而是将服刑家庭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危机作为实证研究的出发点,设计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策,进行实验研究。同时将同年龄段的农村及城市儿童青少年不仅作为无任何干预形式的对照组,而且作为干预效果要达到的目标参照,评估干预对策的实际效用,强调了临床干预方法的实践应用。③在研究结果上,本研究不仅探讨了处于不利地位的儿童青少年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有哪些,而且通过社会实验提出了有效的心理干预手段,将以往的被动评估转变为主动干预,为促进服刑家庭儿童青少年心理向健康方向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数据资料及实施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