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部分,随着城市空间理论发展的历程而不断深化。作为“城市客厅”、“文化展厅”、“精神聚集地”的载体,人们获取城市意象往往是从城市广场开始的,城市广场的设计研究对城市整体意象的“可读、可感、可忆”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通过城市广场景观意象的“生成与表达”和“感知体验”两个主体部分,对城市广场景观意象系统进行双重建构。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城市广场历史发展的过程,分析了我国在城市发展更新中存在的城市文化及空间对接空白、广场意象性模糊等问题,出于城市总体格局建构的需要,以城市意象的理论为基础,本着系统整体的视角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城市广场与滨水山地城市形态、城市文化、城市意象的关系,随后通过城市广场空间的形式与结构、生成与表达机制结合广场意象的多元内涵,分析了城市广场景观“立象”与“尽意”的景观意象生成表达过程。随后结合多种研究方法对景观的感知进行分析,从基于公众对广场景观感知与行为的基础上,提出滨水地城市广场景观的特色塑造手法。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把“景观意象”的概念引入到城市广场设计中,其实是一种逆向思维的设计方法,是为了在将来的广场景观感知体验中达成某种意象,而在设计时有意识地予以铺垫,这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建构”是指建筑起一个生成、表达的系统,使人们沿着这个脉络去解析和感知事物的因由和意识形态。对于城市广场景观意象的系统建构,有助于我们在广场设计过程中,结合设计师与观赏者之间的双重角度,去建造和完形更具有“可读”、“可解”并具有历史及地域文化“可索性”的广场景观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