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进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期,城市发展逐渐从大尺度的宏观叙事转向小尺度的空间调整,从侧重数量规模的增加转向注重内涵品质的提升。而我国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矛盾凸显,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的动态变化给当下的城市公共服务带来诸多挑战。同时,这些美好生活需求不局限于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高要求,还体现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在此背景下,我国城市规划工作重心逐渐向社会规划、社会治理转移。社区作为构成城市空间景观的细胞单元、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基础单元、以及基层管理自治的核心单元,保障其稳定、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区服务配套是社区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邻里中心作为社区服务配套的建设模式,在资源整合、协调共建、空间统筹、邻里交往等方面发挥着强大的作用;生活圈作为近年来居住区规划转型的主要方向,在凸显以人为本、强调公众参与、推进社区服务与社区建设等方面也有着非凡的意义。可尝试将二者在供需层面做到良好契合,共同助力实现美好人居环境建设的目标。近年来,广州市为加强基层建设,在持续加大社区服务供给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现实困境,需深入了解社区与居民的真实诉求,为社区服务配套建设提供方向。本文分两个阶段展开研究,第一阶段为基础研究,包括:综述研究,通过相关理论演进、邻里中心和生活圈的规划研究和实践研究,总结邻里中心和生活圈在规划研究和规划实践方面的关联,以及作为我国社区服务配套模式,三者之间的关系与意义;我国社区服务配套的总体研究,包括对国家标准的解读,以及地方标准和规划实践的分析,总结我国社区服务配套的发展趋势;第二阶段为实证研究,包括:广州基层社区服务配套的现状研究,对广州案例社区的服务配套现状和服务设施空间分布进行现状评价,总结广州社区服务配套的现状特征和问题;广州基层社区服务配套的需求研究,通过问卷和访谈收集相关基本信息,对统计结果进一步分析,总结广州社区服务配套的需求特征;广州基层社区服务配套的模式探讨,基于前文的分析研究,回归邻里中心与生活圈视角,对广州社区服务配套的“生活服务圈”模式、“新型邻里中心”模式、以及实施路径与制度支撑进行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