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痕量元素因其来源广泛、存在形式多样、迁移转化规律复杂,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与青藏高原其它地区相比,青藏高原东北部受人为因素影响相对显著,但是对该地区中土壤痕量元素环境地球化学行为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基于此,本研究采集研究区土壤和植物样品各127件,考查了该地区表层土壤痕量元素的分布特征、来源和赋存形态,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土壤痕量元素的影响,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碱性壤土广泛分布于研究区域,重金属平均值范围为0.2(Hg)~500.5(Cr)mg/kg,其中重金属Pb、Cd、Cr和Hg平均含量分别是背景值的7.2、9.1、6.9和8.0倍;土壤中稀土元素总量(REEs)为55.3~306.8 mg/kg,平均值达到178.6 mg/kg,其分布受土壤质地影响较大。土壤痕量元素地累积指数平均值范围为-0.9(Tm)~3.1(Pb),富集因子平均值范围为1.0(Co)~8.4(Hg),呈现显著空间变化特征。采用不同方法评估了研究区土壤痕量元素污染情况,污染程度修正指数范围为0.7~32.3,平均值为2.2,不同分区污染程度修正指数平均值范围为1.0(背景区)~7.0(矿业区),痕量元素Cr、Hg、Zn、Pb和Cd是污染程度较高采样点的主要污染贡献因子;污染负荷指数评价值范围为0.8~2.3,结果显示工矿区土壤痕量元素污染最严重;内梅罗指数评价值的范围为1.1~378.3,除了背景区土壤痕量元素显示中度或低污染水平外,其余分区显示土壤痕量元素中度或重度污染。土壤痕量元素潜在生态风险值在75.3到14253.2之间变化,Hg和Cd是主要的生态风险贡献因子;不同分区的平均潜在生态风险值范围为113.6(背景区)~3166.6(矿业区),工业区和矿业区生态风险非常高。不同分区植物痕量元素的平均值范围为0.0(Hg)~412.9(Cr)mg/kg,工业区植物中Co、Mo、Cr、Ni和Cu的平均含量高于其他分区,矿业区植物中Cd、Zn和Pb的平均含量高于其余分区。重金属的生物富集系数值范围为0.0~17.9,不同分区中Pb、Co、Sb和V的生物富集系数平均值均在0.3以下,Mo、Cd、Cu、Zn、Sn、Hg和Ni的生物富集系数平均值范围为0.5~1.6。研究区植物稀土元素平均含量依次为Tm206Pb/207Pb变化范围分别是1.166~1.224,二元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人为铅的贡献率低于53.9%,农牧区人为因素对铅的平均贡献率为7.6%,工业区为23.3%,矿业区为27.6%,盐湖区为13.4%,工业区和矿业区平均的人为贡献比其他分区高。(3)实验室模拟不同环境条件对土壤Pb和Cr地球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冻融对土壤p H值、机械组成、阳离子交换量、土壤微观结构具有一定的影响,而对土壤官能团和矿物组成的影响不明显;土壤中Pb和Cr经冻融后,其赋存形态的总体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但不同赋存形态的含量发生一定的变化,说明冻融循环能促进土壤中Pb和Cr不同赋存形态之间的转化;淋滤作用对土壤中Pb和Cr迁移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同分区土壤中Pb和Cr的淋滤率均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