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渚古城地区位于太湖以南的杭嘉湖平原,古城遗址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其中心部位是著名的莫角山遗址。根据野外观测与前人研究,良渚古城地区自地表往下普遍存在5层土其中第④层为生土层,该生土层下伏于良渚文化层,广泛分布该地区,是其发生的“舞台”。本文’通过AMS14C测年、沉积学、环境磁学、矿物学及微体古生物学等多重指标,“将因论果”,通过分析文化发展的“因”,即良渚文化发展的舞台—第④层土的地貌信息及演变规律,来探讨自然地理条件对良渚文化制约的“果”。而这种研究方法目前在良渚文化(5,300-4,300aBP)突然消失的研究中还比较少见。研究钻孔取自良渚古城的外郭城美人地及古城东南方向的皋亭。结论如下:(1)从美人地、皋亭两孔的各项实验数据特征,结合野外观测,可将整个钻孔的④层土(即生土层,由钻孔的300cm深度处往下)分为4个亚层:4a-4b-4c-4d。美人地、皋亭孔4d、4c段发现的有孔虫证实了7,000-6,500aBP,杭嘉湖平原海侵达到最大,并且海侵规模在其西侧和南侧在美人地、皋亭地区达到上限。之后,海平面未上升至此。(2)美人地、皋亭地区中全新世地貌变迁为:7,000—6,500aBP,海侵达到最大范围,本区处于河口湾环境;后海面降至当前海面高度,虽略有波动,但基本保持稳定,这时本区大片台地被浅水浸淹,处于潮坪及浅水泻湖环境;之后,气候愈加湿热,绝对海平面上升,但由于该地区的沉积作用已强于海平面上升的程度,因此,相对海平面下降,该地区再未经受大规模海侵袭扰,继续朝湖沼平原演变。(3)良渚文化早期,先民于湖沼平原地区选取较高的台地(如美人地,4a层吴淞高程为3.85m)栖息、繁荣,这种台地有利于文化早期,先民更好的应对波动的海进海退环境。之后,海平面下降,后期文化遗址则有往低地扩散的趋势。与此同时,良渚时期的稻田农业也基于良好的地貌基础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