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小说的人文关怀和精神向度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ard0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立足于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宏观背景上,对王安忆小说中的人文关怀和精神向度进行探讨.全文分为四个部分:一、对王安忆的创作背景和创作阶段进行描述.二、探讨五安忆的创作中的人文情怀和精神向度.她的小说体现了作家对人的处境的文学思考和对世俗社会的精神关怀.她以小说的形式展示了现代人孤独、隔膜的存在困境.王安忆想通过小说开拓精神空间,建筑精神宫殿,不断地追求人类的精神家园.三、王安忆小说对现代社会中城与人关系的文学梳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在王安忆的作品中,现代人与城市的关系经历了隔离、虚构、认同的过程.四、探讨王安忆创作中的性别意识和她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王安忆在作品中塑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提示了女性在成长过程中的痛苦和迷惘,并且对男女之间的婚姻、性爱等的关系进行了文学上的探视.
其他文献
《桥》是废名的代表作。从文体研究角度来看,它确为“创格”之作;但就文学史之纵深而言,其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个人趣味的独特选择,更透漏出知识者在自身存在的认识和把握过程中的
本文以明清之际活跃在苏州地区的一批剧作家即苏州派为研究对象,这批剧作家处在改朝换代的特殊时期,而且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为职业戏班而创作,故而有很多相同点。本文力图揭示这个
站不住脚的“报纸消亡论”  中国传统报业衰微乃是不争事实。从用纸量看,2015年全国报业用纸量同比下降18%(2015年12月10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从发行量看,2014年全国各类报纸零售总量同比下滑30.5%(2015年7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网);从经营额看,《2015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报业广告2012年经营额下降7.5%,此后负增长态势逐年明显;从转停看,仅2015年就有将近
该文从话语转型的角度,对中国20世纪90年代文坛中出现的"个人化"写作现象作出具体评析.受世界文化语境转换的影响,90年代的中国文学呈现出后现代式的文化景观.与此相应,文学
今年6月30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这个“讲话”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角度,
当人们把张承志创作置于新时期文学嬗变的历史进程中,并尽力潜沉到他的创作世界中进行考察和总结时,深切地感到在新时期的众多作家中,张承志是一位具有高贵心灵和独特个性的作家
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是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正式步入文坛的,九十年代中后期进入迄今为止的创作鼎盛时期。八九十年代是中国社会的变革转型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剧烈的调
本篇论文以英国文化研究的理论转型作为研究对象,力图从宏观的和微观的角度对这次转型进行深入剖析,挖掘出其从文本研究的表象后所包含的深刻的文化政治的理论目的。 文化研
本文以江阴方言(属于北部吴语区太湖片的常州小区)为对象,对江阴方言中的附加式名词和附加式形容词进行了分类描写。 附加式词语是将词缀附加到词根上构成的,词缀按位置分为
本文试图用人文精神的新视角考察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聊斋志异》,并运用文化学、神话学及阐释学的方法重新分析这部作品,力图从中找到一些有益于现代人格重建的人文精神新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