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压时间尺度下多VSC系统的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pvin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大力发展是实现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近年来,可再生能源的大量并网激发了一系列不明机理的振荡问题,严重威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小信号稳定性分析是分析动力系统振荡问题的基础方法,也是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的铺垫。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进行小信号稳定性分析是一项重要且基础的工作。电力电子变换器是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中的主要设备之一。相比于传统同步机,电力电子变换器种类多、控制阶次高、惯量低,同时具有多时间尺度、序贯切换等特性。风电场、光伏电站等可再生能源场站往往包含大量的电力电子变换器,它们以某种特定的拓扑连接成集电系统再并入大电网。面对复杂的拓扑结构、多样化的电力电子设备,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统一建模和稳定性分析存在不少困难。学者们尝试用各种各样的视角和研究方法提取出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共有特征,加深对其内在运行机制的理解。本文研究电压时间尺度下的多电压源型并网变换器(VSC)馈入系统的小信号稳定性,系统中每台VSC彼此相连且与无穷大母线相连。分设备、网络和全系统三个部分完成系统的非线性建模并在稳态工作点线性化。在时域中建立由多个矩阵方程构成的系统线性模型。不同于传统的建模方法,网络矩阵方程建立在各个设备的dq坐标系下以简化整个系统的建模。通过矩阵运算得到了统一的多VSC系统的特征矩阵表达式,其可方便地拓展到任意数量的多机系统。在频域中,应用阻抗法得到了系统的闭环传递矩阵函数。假设多馈入系统的设备相同且每台设备的并网电抗也相同,根据矩阵论中对称矩阵的相关定理,将多馈入电力系统的特征矩阵分块对角化,或将系统的闭环传递矩阵函数对角化,从而实现对多馈入系统的解耦。多馈入系统解耦出的子系统包括一个精确的单VSC无穷大系统和多个近似的单VSC无穷大系统。本文证明了解耦出的精确单VSC无穷大系统对原系统的小信号稳定性起到决定作用,是基础的结构单元。同时说明设备的并网电抗是关键的网络参数。并且,通过对比多链条系统及其解耦子系统的特征值,证明多机系统的解耦不局限于某一特定设备。解耦理论的关键在于系统中设备参数及其工作点相同,可拓展至更为丰富的应用场景。仿真部分通过在Matlab中绘制根轨迹和时域波形验证了文章的主要理论。最后总结了文章的创新点,并对未来的工作提出展望。
其他文献
电弧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e,AM)作为一种新型的构件成形方法,比激光增材制造成形效率高、与铸造、锻造成形方法相比,无需模具、可成形结构复杂的大型金属构件,广泛地应用于航天、航空、船舶大型金属结构件等个性化产品的制造。电弧增材制造成形的高性能大型金属构件,不仅应该具有良好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而且其成形尺寸和形状均要严格地满足要求。为此,搭建了激光电弧复合增材制造系统,研
在全球石化资源大量消耗、储量堪忧,全球范围内能量存储系统规模逐渐扩大的大背景下,发展高性能储能电池是推进新能源高速发展的必经之路。负极材料作为储能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电压、比容量、结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电池的整体性能。然而,商用石墨负极存在高电压迟滞现象和较高的不可逆容量,严重限制了电池能量密度和整体性能的提升。金属氧化物(MO)、金属硫化物(MS)和金属硒化物(MSe)由于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
红外大气窗口作为电磁波频谱中的波段,在红外测温、成像、热伪装、夜视、辐射制冷等军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结合纳米材料、量子物理和微纳加工制造技术的发展更是使相关领域焕发出新的生机。非制冷式测辐射热计作为红外探测器的重要分支,对宽谱带、高吸收的超薄吸收器提出需求。辐射制冷作为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可行方案,在如何进行有效的动态调控等方面存在着难题。超材料的兴起及其与相变材料的结合给这些问题提供了解决
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为背景,采用2008-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脱虚向实”的影响。研究表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整体上促进了制造业企业“脱虚向实”,其传导路径为降低企业套利动机、提升企业实体资产收益率、增强企业创新投资意愿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等四种机制;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对制造业企业“脱虚向实”的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在非国有企业、中
葱韭类蔬菜种子属于短命性种质,常规低温保存难以实现资源的长期保存,因此,开展针对葱韭类种质资源的超低温保存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韭菜、大葱、韭葱、洋葱4种葱韭类蔬菜共30份资源进行了超低温保存方法研究,通过3因素4水平的正交实验,以超低温保存后种子发芽率与未经任何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比值为试验结果对实验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方差分析各实验有显著性差异(P1B4C1即不经过植物玻璃化溶液(PVS
电机换向器作为直流电机的核心部件,对直流电机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随着智能制造战略的推进,使用机器视觉进行表面缺陷检测逐渐成为电机换向器表面质量控制的主流方法。电机换向器工艺流程复杂,其表面缺陷具有分布广、种类多的特点,许多缺陷由于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缺陷特征的复杂性,难以针对其制定统一的量化检测标准,使用传统视觉方法进行检测时难免会出现漏检和误检的问题。本文针对换向器顶端面和底端面缺陷存在的检测难题
障碍物检测与领航员识别是移动机器人环境感知需要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三维激光雷达环境适应性强、可以不依靠复杂算法直接获得较精确的距离信息,是一种移动机器人常用的传感器。本文针对基于激光雷达的障碍物检测及领航员识别方法开展了激光雷达感知系统方案构建、感知系统标定与数据预处理、静态障碍物检测、动态障碍物栅格去除及领航员识别四个方面的研究。本文通过对移动机器人环境感知层面具体需求的分析,在兼顾发挥传感器最
光纤分布式拉曼温度传感系统因其较远的传感距离、对温度单一敏感性、较高的灵敏度、相对简单的结构和抗电磁干扰等特性被广泛应用在电力系统线路监测、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的监测、核工业的安全监测等场景。在保证空间分辨率的前提下,温度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是保证其应用效果的关键技术指标。分布式拉曼温度传感系统通常利用斯托克斯光作为反斯托克斯光的参考光进行温度解调,但是两者存在较大的波长差异,导致两者损耗不一致,进而影
增强现实辅助装配是指将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人工装配领域,从而达到降低装配人员认知负担,提高装配效率的目的。在实现装配领域的AR设计开发时,由于缺乏简单易行的信息规划软件,延长了增强现实辅助装配的开发周期。为此,本文从增强现实辅助装配的应用场景出发,研究了增强现实辅助装配引导信息规划技术。从知识图谱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增强现实辅助装配场景下所涵盖的知识类别,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增强现实辅助装配知识图谱的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