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和中国,同处于亚洲板块,同样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同样遭受过殖民与侵略的苦难,同样也是世界上排名前三的人口大国,早在1988年,邓小平先生就曾对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说,只有中、印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真正的亚太世纪或亚洲世纪才算到来。辛格总理也曾说过,只要印度和中国用一个声音说话,世界就会倾听。在2012年,印度与中国似乎成了“难兄难弟”,经济下行压力都不容乐观。作为亚洲板块的两个大国,经济的发展与变动对亚洲及全球的影响不容小觑。另外,虽然同为发展中国家,印度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又有更多的不同。作为中国的邻居、亚洲的重要一份子,印度自改革开放以来到底走过了一条什么样的经济发展道路?是什么原因使印度这头“大象”可以重新在世界上的舞台上翩翩起舞?本论文抱着分析与探究的思维方式,采用发展经济学相关的理论、观点,对印度经济增长的比较优势做了一番探寻与剖析。 本论文包括6章,从经济要素与非经济要素的多个角度,分析印度经济增长具有的比较优势,并着重描写了这些比较优势在印度经济产业发展与升级中的综合运用。接着,论文也指出了印度经济中,与比较优势并存的困境与难题,并试图给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建议。最后,总结了印度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第1章主要叙述了研究印度经济增长比较优势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本摘要开篇已有提及。第2章为文献理论回顾,主要包括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H-O模型(资源禀赋理论)、新生产要素学说、熊彼特创新理论、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罗斯托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及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本论文在印度比较优势的分析上,主要运用了上述理论。根据罗斯托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印度经济目前处在起飞阶段,但由于其突出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得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又面临诸如农村、人口、基础设施建设、贫富差距、城市化建设等各种问题。 第3章用较大的篇幅,分析了印度经济增长的比较优势,及这些优势在经济发展中的综合运用。论文指出,印度经济发展主要的比较优势有两种:经济要素方面的比较优势与非经济要素方面的比较优势。其中,经济要素的比较优势有:资本形成、人口红利(劳动力优势)、人才与技术优势及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及企业家群体;非经济要素的比较优势包括良好的国际环境、发达的高等教育体制及得天独厚的语言优势。根据新生产要素学说及熊彼特创新理论,人力资源,包括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家群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先决条件,是经济增长的广义资本要素。而且,比较优势与专业技术知识的积累密切相关。论文着重突出人才与技术优势在印度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这方面的比较优势,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如国家层面的教育及技术发展战略),不容易被简单复制或超越。欧美及日韩等国家,正是因为将教育及技术的发展放在国家战略的层面并不折不扣地执行,才取得了经济发展的飞跃。正是基于以上的比较优势,印度在软件IT业务(包括软件外包、软件产品等)的份额傲居全球前列,并有不断扩大之势。同时,基于印度具有的精英企业家群体、语言及资本优势,印度的全球化并购也进行得如火如荼。与中国不同的是,印度全球化并购的主体是市场化较高的私营大集团,如塔塔、印孚瑟斯公司等。而中国则以大国企居多。 近年来,“龙象之争”、“印度超越中国”的言论及研究频繁见诸媒体,足见世人对印度发展的期望与高度关注。作为发展中国家,起飞阶段必然是高歌猛进与困苦缠身,作为印度也不例外。第4章指出了印度经济发展目前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失业与贫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落后的农业与严重的社会问题等。这些问题都制肘着印度经济的发展。特别在2012年以后,全球经济增速趋缓,这种问题暴露得就更加严重。如何在确保经济发展高效的同时兼顾公平与可持续,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论文最后,简要提出了印度经济发展给予中国的几点启示。其中主要的反面启示是,为解决就业等诸多问题,发展中国家必须要扶持和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这样方能逐步实现二元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化,实现整体经济的起飞和飞跃。另外,资本形成对发展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最后,印度在精英人才的培养及在技术上的投入,也值得中国学习。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论文以印度经济为研究对象,不仅研究其增长,而且还研究了其发展状况;不仅研究了其在劳动力等比较优势,而且从管理、语言、企业家及创新精神等方面研究了印度的竞争优势。本论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参考和学习了当代国内外一些学者、企业家对印度经济的论述,应该来说,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由于作者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提出的一些意见及建议还比较粗浅,需要继续加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