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之字纹是指在陶器外表面施以连续“之”字形的阴纹纹饰图案。针对纹饰系统的分类方式,本文提出分层解剖、以母题为名的命名原则。因此,就其定义而言,之字纹实际上是以纹饰的母题和样式命名的一种分类。它主要见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我国东北及华北地区乃至更为广大范围的文化遗存当中。其延续时间长、分布范围广,在母题形式上表现出相当的一致性,同时又在具体样式上展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对认识之字纹本身、理解之字纹所在文化遗存的内涵以及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有着颇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所说的之字纹特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之字纹本身特征和之字纹陶器施纹风格。针对之字纹本身特征,可分解为三个层次,即:线条、母题和样式。而这三个层次又各有具体的表现,其中主要对线条虚实、施纹方法、节段直弧以及纹带走向等四个要素进行考察,同时辅以实验手段,对施纹工具刃部特点进行推知。针对之字纹陶器施纹风格,首先,本文关注的是之字纹施于何种器物,而并非器形变化上的具体差别;其次,主要以平底筒形罐为例(因其与之字纹关系最为密切),辅以其他器类,将之字纹的施纹风格大体归结为六大类15种基本型。本文根据之字纹典型遗址分布的集中程度,粗略地把我国东北及华北地区之字纹遗存划分为A-E六个区,对所涉及的十数种考古学文化中之字纹特征进行系统地梳理和归纳。并结合其他调查材料,对不同文化、不同区域以及同一区域不同阶段之字纹特征的差别与联系进行了比较研究,最终得出之字纹特征上存在着两个大区、两大阶段以及两个现象等直观性的认识。以此为基础,本文又对之字纹的产生、发展、变化以及传播等情况做了综合分析,提出了“辽西地区兴隆洼文化之字纹筒形罐传统”的看法。同时,以之字纹的研究为线索和铺垫,上升为对包含之字纹的遗存文化现象的考察,并试图对造成这些现象的内在原因进行揭示,概括出了诸如“边缘式裂变”等具体的理论观点。最后,本文以我国东北及华北地区之字纹遗存的研究为内核,再兼顾和延及国内、国外其他地区考古遗存材料,提出“以辽西地区为中心的之字纹遗存月牙形分布带”的设想。我国东北及华北正好处于这个月牙的中间部分(亦即核心地带),而辽西地区又是这个核心地带的中心。月牙的南翼沿着我国东南沿海或近海地区一直弯向西南内陆,北翼经黑龙江流域一直延伸到遥远的西伯利亚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