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角下傣族剪纸与织锦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来源 :辽宁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ing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向人们展示着传统的民族文化,使人们的文化精神世代传承。随着当今社会不断地发展前进,在现代的文化潮流中一些传统的文化艺术逐渐流失甚至被替代。傣族剪纸和织锦作为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也在慢慢的缩小。课题将傣族剪纸和织锦作为研究样本,结合大数据、新媒体传播等手段对傣族剪纸与织锦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策略进行研究。首先对非遗、数字化及参与式发展理论进行阐述,并分析非遗数字化所用的技术手段。其次在分析傣族非遗传播案例的基础上,对傣族非遗剪纸和织锦的文化属性、工艺流程、纹样设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调研和资料的查阅我们发现,目前傣族剪纸和织锦的保护与传承主要运用手口相传、培训班等手段,而这种传统的传播手段单一,传播效果不佳,在形式和内涵上不能够与当下新媒体环境进行融合,在保护与传承上存在一定的断层。而数字技术具有交互性强、快速复制传播等特点,针对其特点分析数字技术应用于剪纸和织锦保护与传承的可能性。最后根据参与式发展理论,从数据库资源收集、存储与共享、艺术形态的可视化表达、纹样艺术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几个方面提出傣族剪纸和织锦的保护与传承策略。文章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首先提出了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并且对目前非遗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第二章)对非遗与数字化的相关理论和参与式发展理论进行了阐述,并分析非遗数字化的技术手段。第三部分,(第三~四章)对傣族的历史文化进行阐述,梳理了傣族目前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和傣族非遗的发展现状,同时对傣族剪纸和织锦的手工艺特点、纹样艺术、文化背景和内在联系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傣族剪纸和织锦的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旨在提出更加适合的保护与传承的方式与方法。第四部分,(第五章))根据傣族剪纸和织锦所面临的问题结合数字化、新媒体传播等手段从三个方面提出策略:1、傣族剪纸和织锦的资源收集、存储与共享,2、傣族剪纸和织锦可视化表达3、傣族剪纸和织锦的纹样艺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第五部分,(第六章)总结了傣族剪纸和织锦数字化发展策略的形成,分析了文章的不足之处,为笔者今后对傣族剪纸和织锦的进一步研究规划方向。笔者希望通过对傣族剪纸和织锦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策略的研究为傣族剪纸和织锦的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高炉渣是一种废渣,冶金工业中排放量很大。目前,高炉炉渣水淬后主要用于生产水泥和矿渣微粉。这种利用路径有很多缺点,如投资大,低产品附加值,和低效利用炉渣热。而粉煤灰是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韶关市少年竞技运动员非智力因素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试图探索训练规律,旨在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一线教练员有针对性地培养少年运动员非智力因素提供
由于LiDAR数据具有离散、不连续的特点,在空间上并没有明确的函数关系,现有的LiDAR数据地形地物的提取算法存在依赖辅助数据和算法只针对建筑物等明显地物提取的问题。河流的
<正> 血衄是非外伤而致的鼻孔出血病症,常反复发作,临床甚为多见。目前无特别有效的药物治疗,而只能是简单的对症治疗。据文献报道,口服加味建瓴汤剂治疗反复发作顽固性鼻衄
制导航空炸弹广泛采用三级检测体制,在内场检测中采用单元检测与系统测试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制导控制系统通过桌面联试来实现集成验证过程。本文分析了现有桌面联试方法的局
杨树以生长速度快、根系发达、生物量大、有较好经济价值且对土壤重金属镉(Cd)和铅(Pb)具有良好的修复性和耐受性等特点,成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候选树种之一。但不同杨树
探讨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自由基清除剂对苏云金芽孢杆菌紫外辐射的影响.结果表明,SOD、绞股蓝皂甙等自由基清除剂能够明显地提高紫外辐射损伤细胞的存活率,并且SOD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