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玻璃苗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玻璃化产生的因子及玻璃苗的逆转等方面研究了大葱试管苗的玻璃化问题及秋水仙素对大葱愈伤组织的诱导作用。通过本试验,得到以下结果:大葱玻璃苗与正常苗相比,在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玻璃苗呈半透明水浸状,组织含水量增加,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蛋白质电泳显示,玻璃苗除具有正常苗的大部分原带型外,增加了两条分子量较大的带和一条分子量约为25KD左右的带,减少了两条分子量较小的带。过氧化物酶电泳表明,玻璃苗缺失了Rf值分别为0.245、0.309和0.382的三条谱带,同时增加了Rf值为0.200一条谱带,而Rf值为0.136的谱带活性要明显高于正常苗。酶和蛋白质都是基因表达的产物,玻璃苗在蛋白质水平的改变表明玻璃化的发生与基因表达调控密切相关。从影响玻璃化发生的因子试验看,玻璃化的发生与细胞生长过程中的环境变化有关。接种材料,细胞分裂素BA、琼脂和蔗糖的浓度,封口材料,以及光照强度和温度等都可影响玻璃化发生频率的高低。从综合结果看,培养瓶内环境的湿度大、BA浓度过高、弱光照等极易导致大葱试管苗玻璃化。而且玻璃苗在原培养基中继代玻璃化更加严重。但改变培养条件玻璃苗可以逆转为正常苗,说明玻璃苗与正常苗在基因组上并未发生改变。有效防止大葱玻璃苗发生的培养条件:初分化培养基为MS + BA2.0mg/L +琼脂0.8%+蔗糖3%,芽继代增殖培养时BA浓度采用1.0mg/L和2.0mg/L交替使用,以带滤孔的封口膜封口,新配置的培<WP=9>养基放置3天后再接种,培养时光照强度不低于3000lx。研究了秋水仙素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处理对大葱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发现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愈伤组织死亡率增加,多倍体细胞诱导率在一定范围内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但浓度过高诱导率反而会降低。以0.06%的秋水仙素处理72h可以得到较高的多倍体细胞诱导率,而且不至于对愈伤组织产生严重的伤害。同时获得一定的变异材料,与正常二倍体相比,其叶片变粗,生长迟缓,气孔器变大,初步鉴定为多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