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比较电针夹脊配合刺络拔罐、口服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并检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的水平变化,明确电针夹脊配合刺络拔罐治疗PHN的优势所在及细胞免疫调节作用,为电针夹脊配合刺络拔罐治疗PHN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所有病例均来源于2017年10月至2019年1月期间,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病房及门诊招募符合研究标准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共60例。按照纳入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1:1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治疗A组(电针夹脊配合刺络拔罐组)和治疗B组(药物组),每组各30例。治疗A组选取病变神经支配分布区域即病变同侧相应神经节段及上下各1节段的夹脊穴进行针刺,得气后根据首尾截断法连接电针,参数为直流电、频率2Hz、连续波、电流强度3mA,留针30min,取针后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在疼痛部位点刺5-10次,深度1-3mm,并在点刺部位拔罐3min。电针每日1次,刺络拔罐隔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B组患者给予每日口服普瑞巴林胶囊镇痛及甲钴胺胶囊营养神经治疗,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睡眠质量评分(PSQI)及外周血IL-6、TNF-α水平变化。结果1、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结束时进行统计分析,治疗A组30例患者中,痊愈8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治疗B组30例患者中,痊愈3例,显效6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PHN均有明显疗效,但治疗A组综合疗效优于治疗B组(P<0.05)。2、两组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方法对PHN均有镇痛效果,但治疗后治疗A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B组(P<0.05),表明电针夹脊配合刺络拔罐治疗PHN止痛效果优于口服药物治疗。3、两组疼痛开始缓解时间比较:治疗A组疼痛开始缓解时间为(5.967±1.2726)天,治疗B组为(9.333±2.2335)天,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疼痛开始缓解时间上存在显著差别(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治疗A组明显短于治疗B组,表明电针夹脊配合刺络拔罐治疗PHN相较于口服药物能更早的发挥镇痛作用。4、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睡眠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显示两组治疗方法均可改善PHN患者睡眠质量,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A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治疗B组(P<0.05),表明电针夹脊配合刺络拔罐治疗PHN在改善睡眠质量方面优于口服药物治疗。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水平变化:两组治疗前血清IL-6、TNF-α浓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结束后血清IL-6、TNF-α浓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A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含量下降较治疗B组明显(P<0.05)。结论1、电针夹脊配合刺络拔罐及口服药物治疗PHN均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但电针夹脊配合刺络拔罐疗效优于口服药物治疗PHN。2、电针夹脊配合刺络拔罐治疗PHN疗效颇佳,能明显缓解PHN患者疼痛,迅速发挥镇痛效应,改善患者睡眠质量。3、电针夹脊配合刺络拔罐能降低PHN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含量,调节机体免疫细胞因子释放,减少炎症反应对神经系统的刺激,促进受损神经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