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悲剧意识是中国现代文学个体与群体的审美文化自觉,师陀的小说创作也显示了他的这种美学追求和文化构建。他始终把关注和表现的目光放在处于民族苦难下的底层小人物的悲剧命运上,从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揭示普通人的生存状况和生命过程,表现出对他们苦难人生的深切关怀和对生命终极价值意义的追寻,具有“强烈”的悲剧意识。本文即试图从悲剧视角来解读师陀的小说创作,旨在揭示其小说所蕴含的悲剧意味,力图更切近地去理解作家的悲剧意识,并以此来探寻其中的文化美学意义。前言部分,大致回顾总结师陀研究的几个角度,并指出在其悲剧意识研究方面还缺乏细致系统的梳理概括,为论文主要内容的展开确立一个基本方向。同时,还要说明研究分析的对象主要是师陀前期的小说,由于后期小说比重很小,并不代表其小说创作的主流,所以可以将悲剧意识作为师陀小说整体创作的一个美学特征来论述。第一章,主要阐述师陀小说悲剧意识的主题内涵,即悲剧意识在其小说创作中的具体体现:生存的悲剧与死亡的悲剧。师陀小说的生存悲剧意识,主要体现为对小人物生物性生存的批判与同情、对时局动荡年代普通民众求生物性生存而不得的悲悯以及对日常生活中小人物寻求生命价值意义即追求精神层面高质量生存却走向另一现实生存困境的关注和沉思。死亡的悲剧是师陀小说悲剧意识的最终指向。一方面,他以不同形式的死亡向我们展示悲剧的终极状态;另一方面,他又给作品中许多人物的死亡涂抹上一种滑稽、荒谬的色彩。既清晰地呈现死亡的“常态”(强调死亡会降临于每一个生命的必然性)与“非常态”(强调死亡降临过程中的种种偶然性),也从死亡这一切入点将我们引向对生命的纵深体悟和终极思索。第二章,着重论述师陀小说悲剧文体的表现方式,即从文体特征层面具体分析其小说悲剧意识的实现。基本上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一、主要通过“情节的突转”和“无事的悲剧”两种方式来完成悲剧作品矛盾冲突的构造;二、作品中的悲剧人物具有平民化的特色以及悲剧制造者与悲剧承受者同一性的特质;三、作者通过构筑荒原、废墟等环境氛围和具体描绘人物的心理幻想、梦境达到营造悲剧氛围的效果;四、诗化的语言、美丽的景致与生活细节的点滴温情交相辉映,共同编织出小说悲剧表面的平静抒情气息,似欲冲淡实则强化了作品的内在悲剧意蕴。第三章,试图探讨师陀小说悲剧意识的形成原因。旨在指明:首先,早期的悲剧性生命体验(主要包括荒凉寂寞的青少年经历和“乡下人”的都市困境),不仅是师陀悲剧意识的情感起点与支撑,还是其乡村、城市双重批判的悲剧视角和思想内核之基石。其次,动荡的中国时局,既“催化”了师陀悲剧意识的现实生成,也为其注入了社会悲剧的内容要素,使其具有更深广的价值和意义。最后,传统士大夫文化和民间侠义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鲁迅的批判精神,则构成师陀悲剧意识形成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和现实文化依托。结语部分,说明本文认为悲剧意识使师陀小说具有更为丰富的美学意义和文化内涵。它增加了师陀小说的丰富性、复杂性和深刻性,也提升了师陀小说的艺术魅力与思想层次。同时指出,由于后期创作身份的变化,师陀的“悲剧意识”隐性体现在日记、书信等纪实性作品中。失去了“悲剧意识”内核的小说创作,也失去了相应的魅力,多成为应景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