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城市意象的研究,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加强和城市竞争力的提高。20世纪后期开始,中国城市化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这对于中国而言,既是一次“大爆发”,也是一次“大破坏”。物质空间的飞速发展导致了城市特色的消失,城市规划的千篇一律,城市风貌乃至城市意象上呈现出了无法掩盖的断裂和贫乏。南京位于江苏省西南部,为江苏省省会,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直到1990年,南京仍保留和延续了独特而有意蕴的城市景观,然而南京也没有幸免于1909年经济浪潮的冲击,南京整体意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破坏。同时,在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又形成了一些新的认知度比较高的意象要素,如奥体中心、紫峰大厦。本文以城市意象理论为基础,以南京都市圈为研究对象,将意象要素转化为场所名称的陈述,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分析南京的城市意象。本文依据区域、标志物、节点、道路和边界五个要素的印象得分,借助ArcGIS软件,绘制南京城市意象图,分析南京城市的意象空间布局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各个意象要素进行评价,形成印象-评价矩阵,为城市特色的强化、城市文化的挖掘和城市环境的整治提供针对性的建议。最后检验个人基本情况对意象要素印象程度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南京城市意象主要体现在主城区范围内,大多数人认为包围着主城区的长江和绕城公路是南京的边界。随着交通日趋便利,主城区范围以外意象要素的印象水平也有一定的反映,但由于长江的阻隔,江北仍为意象缺失区域。以长江大桥和浦口区作为过渡区,六合和南京主城区,不管在物质形态上,还是在市民意识上,都有很大的差距,六合居民缺乏归属感,传统意义上的南京市民对其也存在隔阂。(2)根据印象-评价矩阵,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意象要素的评价水平。首先,增强南京城市特色维护,提高历史遗址保护意识。其次,要加强城市管理,维护城市整体,尤其是汽车站、建宁路、珠江路等处的秩序。第三,城市建设应有更加合理和长远的规划,尤其是在道路建设方面,尽量减少由于规划不合理造成的道路拆毁、重建和拥堵现象。最后,以六合工业园区为重点,提高各个工业园区的产业升级。(3)研究表明被调查者的年龄、身份、在南京生活时间、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以及出行交通工具这6项基本特性对南京城市总体意象以及区域、标志物、节点和道路意象具有显著影响;性别只对道路意象产生显著影响;不同职业对节点和道路意象产生显著影响,公司职员和商人的的节点和道路意象程度远远高于其他职业的意象程度;但是被调查者的居住地对南京城市总体意象、区域、标志物、节点和边界意象均不产生显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