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销员之死》是美国戏剧大师阿瑟·密勒的代表作之一,上演后盛况历久不衰,连续在百老汇上演742场。剧本的思想内容与写作技巧都有独特成就,获得当年纽约剧评界最佳戏剧奖与普利策戏剧奖。该剧奠定了他在美国戏剧界的地位,评论家往往把他与奥尼尔相提并论,推崇他为易卜生、萧伯纳的继承者。
戏剧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体裁,它具有二元性,不仅可以作为纯文学体裁供读者欣赏,而且可以作为舞台演出的蓝本。英语中的closet drama(案头剧、书斋剧)就是指专供阅读而非演出的剧本。应该说,把剧本作为文学作品来翻译和将其搬上舞台所要考虑的因素有所不同,前者所涉及的因素要比后者简单得多。因此,译者在动笔翻译之前必须明确自己的预期目的:是把剧本仅仅作为文学作品来翻译,还是作为舞台演出的蓝本来翻译。翻译目的不同,所采用的策略与方法当然也就会迥异。
目的论(skopos theory)又称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theory),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功能目的论的两个基本原则是:1)翻译各方面的交互作用受翻译目的所决定;2)目的随接受对象的不同而变化。按照这两个原则,译者可以为了达到目的而采用任何他自己认为适当的翻译策略。换句话说,目的决定方式(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方梦之,2004)。
本文选择的两个译本分别出自陈良廷和英若诚之手。陈良廷的中译本完成于1979年,主要是想让中国读者对这位世界著名剧作家以及当代美国社会有所认识,引起更多人对密勒作品的注意和研究,从而促进中美文化交流。英若诚先生于1983年重译了该剧,随后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由英若诚主演,密勒亲自导演)。本文从文化词、戏剧语言的性格化及动作化三个方面对两译本进行对比分析。陈良廷的译本主要是为文学研究服务,因此他所遵循的是文学翻译标准--忠实再现原文,多用直译法。英若诚是为了把该剧搬上舞台才决定另起炉灶重新翻译的,所以他不拘泥于原文,灵活变通,注重口语表达、台词的即时性和语言的动作性。从目的论的角度看,两个译本都达到了译文的交际目的,都是好的翻译。目的论使我们走出了“一元”翻译评价体系,为翻译的“多元”评价标准提供了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