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腰椎管狭窄症全椎板切除、后外侧植骨融合(Posterior lateral fusion PLF)或后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椎弓根内固定术是临床常用的2种手术方式。本文旨在探讨应用棘突椎板碎骨行PLF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组51例,男22例,女29例,平均年龄54.5岁。临床表现下腰痛、间歇性跛行,51例均有单侧或双侧下肢痛,多数患者有直腿抬高受限、感觉障碍、肌力下降。手术采用腰椎后正中切口,行全椎板切除、侧隐窝潜行减压,相应融合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减压的腰椎椎弓峡部外侧、关节突关节和横突拟植骨区去皮质骨处理后,将咬除的棘突、椎板骨咬成米粒状植入。术后随访1年~3.4年,进行以下评估:1、使用JOA(Japanese orthopaedics association)腰背痛手术评分和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4]方法,对术前、术后的情况进行评估。2、对术前、术后的X线正、侧位片、CT片进行融合情况的评估。3、对术后腰椎动态片进行脊柱稳定性评估。结果: 1、术前、术后(1年以上最后随访)JOA评分总改善率为83.3%、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评分总优良率80.4%,患者满意度高,绝大部份患者术后临床症状缓解显著,3例感染患者病灶清除而后疗效满意。2、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椎弓根螺钉位置正常,无内植物松动、断裂。3、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术后腰椎稳定性好,但植骨块大部分吸收,有些病例未见植骨块影像。结论:全椎板切除、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疗效肯定,远期疗效有待随访。椎板、棘突碎骨是一种可以利用的植骨材料,但其骨量少,除棘突骨之外,椎板骨、关节突增生骨均为成骨能力低下的骨组织,影响了植骨融合效果。该术式有一定的感染率和不太理想的植骨融合率,但因其减压彻底、手术较简单、费用较低、患者满意度高,临床疗效好,所以该术式仍然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一种选择,但不是最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