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庭园艺术是日本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诞生于日本文化之中,又时刻反映出日本文化的特质。本文选取日本庭园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枯山水庭园,运用符号学的观点和方法对其进行研究解读,指出枯山水并不单纯是文化的载体,它是在与人的沟通交流中传达信息、产生意义的。对于日本人而言它所表达的意义正好体现出日本人的诸多传统文化思想。
世界既是物质的又是符号的,世界在符号中呈现,人们在符号中看世界,可以说符号学为研究物质世界的意义提供了一个思路和方法。现代符号学流派众多,本文从众多的符号学体系中选取莫里斯的符号学分类方法,即符形学、符义学、符用学三个角度分别对宗教空间的枯山水庭园加以研究,随后进行了案例分析,以期得到更为确切的论证。本文结构如下:
第一章首先介绍了以索绪尔和皮尔斯为先驱的现代符号学的主要观点,索绪尔着眼于语言符号学的研究,他认为符号即是能指和所指的二元关系,能指就是符号形式,亦即符号的形体,所指是指符号内容,也就是符号能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或日意义。能指和所指是通过意指作用结合成为符号的。而皮尔斯则主张泛符号学说,认为符号学适用于自然、文化、社会等所有领域的研究,并把符号解释为符形体、对象和解释项的三元关系。笔者从普通符号学的角度阐释了符号的具体含义——一种伴随着意指、表征、交流等要素,用于代替语言、艺术、肢体语言等人类文化活动的东西。而后介绍了莫里斯的符号学三分法,并指出在研究建筑等造型艺术时通常可以与之相结合,通过符形、符义、符用三个层次分别研究建筑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建筑诸符号的意义、建筑符号与解释者之间的关系。而本文的研究对象枯山水庭园正是一种高度抽象化了的符号,它通过石组、白砂等构成要素向人们传达着某种信息,然而是否有可能去理解其中的内涵,还要依赖于观赏者与造园者是否有共同的文化背景。
第二章分两小节,第一节通过符形学来研究枯山水庭园的各构成符号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主要对石组、白砂、苔藓、植栽这些视觉符号的表现及特质进行了总结,在研究其相互关系时着眼于空间位置的关系,尤其从对石组放置方式及方位的讲究,可以看出日本人深受阴阳五行学说和风水思想的影响。第二节从符用学角度首先描述了枯山水符号意义传达的过程,可以说它是造园者和使用者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造园者从自己的文化理念、审美意识、生活经验等出发,把想传达的意义编码在符号之中,使用者又依据这些符号进行解读,并反映在态度和行动上,从而反馈给造园者。随后对解释者与枯山水符号的关系加以考察,发现解释者通过感知觉、推理、联想、感情、动机、期待等一系列途径,产生出各自的理解。
第三章从符义学的角度首先对枯山水符号的意指系统进行了阐释,指出枯山水符号意指系统自下而上包括现实含义、审美含义和哲理含义。作为信息载体的枯山水视觉符号,刺激着人们的感官,引起人们的心理体验。人们将获得的各种心理体验综合起来内化为含义,即对枯山水庭园现实含义的解读。它是枯山水庭园含义的第一个层面,是符号系统最直接表达出来的含义,一般是建立在社会契约的基础之上。当现实含义层面的能指脱离确指意义形式化,所指被消解、被超越,产生新的所指,现实含义又被消解、超越。现实符号通过隐喻等艺术手法,把象征作用转化为艺术符号,于是产生审美含义。它是对艺术符号的直接理解,是未经反思的体验,蕴含着丰富的个人感受。更进一步,对审美含义体验的反思,产生一种自觉的把握,即对人存在本质的自觉把握。从分析中,引出了日本的禅宗思想、日本人的传统审美意识——幽玄美和空白美、以及日本人的万物有灵思想和佛教思想的宇宙观。
第四章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龙安寺庭园、大仙院庭园和东福寺八相庭,分别从符号学的三个层面加以分析和解读。最后是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概括和总结,并指出了不足。
通过本文的考察,试图为研究日本艺术文化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方法,与以往的要素分析加以区别,真正让研究对象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去发挥作用,让理解者去考虑文化背景和内涵,而不是单纯地看其表面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