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于2004-2005年采用系统取样和随机取样相结合的方法对长白山4种不同群落(针阔混交林群落、针叶林群落、岳桦林群落以及苔原群落)内访花昆虫进行了系统调查,在不同群落,海拔及月份对该地区的访花昆虫种类及数量进行了抽样统计,将调查到的物种进行了编目,并采用Shannon-Wiener信息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集中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对其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在盛花期对昆虫的访花行为进行了分析。经初步整理鉴定和数据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长白山北坡4种生境共获访花昆虫标本1640号,分别隶属于9目、62科、179属、251种;从种数水平上分析,双翅目>膜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半翅目,其中双翅目占总种数的29.88%,半翅目为4.38%,其它目所占比例很小。(2)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垂直带中,访花昆虫群落的种类和数量组成都有一定的差异,访花昆虫群落的物种数和个体数随海拔梯度的变化顺序为:针阔混交林群落>针叶林群落>岳桦林群落>苔原群落。(3)4种不同生境类型访花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H,与均匀度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E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与优势集中性指数C的变化大致相反。多样性指数大体上按照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依次降低的规律变化,针阔混交林群落信息多样性指数最高,苔原群落多样性指数最低;随着季节的变化,长白山北坡访花昆虫多样性指数随时间的变化顺序为:7月末>7月中旬>6月末>6月中旬>8月中旬>9月初。(4)通过相似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个样地昆虫群落的相似性系数差异较大,其中岳桦林群落与苔原群落之间相似性系数最高,为0.3267;针叶林群落与岳桦林群落之间的相似性系数为0.3228,仅次于前者。这说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访花昆虫多样性变化主要与植被类型有关。本文对长白山蜜源植物上访花昆虫种类,访花时间,访花频率以及访花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于盛花期7-8月份的观察中,在49种蜜源植物上捕捉到访花昆虫75种,分别隶属于膜翅目、双翅目、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和直翅目。(1)在不同种蜜源植物,不同时间,不同生境上记录到的访花频率及访花行为不同。经过调查研究,确认长白山访花昆虫主要为蜂类和食蚜蝇类,占所有访花昆虫的80%以上。其它访花昆虫为稀有访花种类,所占比例很小。(2)不同种类昆虫在花上的访问时间差异很大,而在花中停留的时间取决于报偿的类型以及获得报偿的难易程度。胡蜂等捕食性昆虫在寻找猎物时常常在花中点落一下瞬即离开,膜翅目昆虫停留时间较短,鞘翅目昆虫停留时间较长,蝽类昆虫长时间停滞在花上不动,而蚜虫以蜜源植物的花朵为寄主进而繁殖后代。在一个采集周期内,访花昆虫具有以下变化特点:凌晨7:00以前,在开花植物上很少有昆虫拜访,8:00-9:00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