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河南省疫灾地理规律与环境机理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5327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历来就是我国的瘟疫高发区,清朝时更为严重。本文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出发,探索清代河南省疫灾的地理规律与环境机理。清朝268年间,河南有疫灾年份96个,平均疫灾频度为35.82%,即每2.8年就有一年发生疫灾。10个朝代均有疫灾发生,宣统、光绪、同治三朝疫灾最为频繁,而乾隆朝疫灾频度最低。季节分布上,夏秋季节疫灾较多,冬春季节较少。总体来说,清朝前期疫灾较多,中期疫灾相对较少,后期疫灾频度明显上升,并超过前期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空间分布上,清朝河南省疫灾的空间分布比较广泛。全省有90个县发生过疫灾,占总数的84.11%。其中豫东、豫中与豫西南地区为疫灾的高发区。豫西、豫北及豫南地区疫灾发生次数相对较少。在疫灾的县域分布上,各县疫灾频度整体较低,陈州府的淮宁县与南阳府的内乡县疫灾频度最高,分别为为5.6%和4.48%,成为河南的一级疫灾中心。在疫灾的府际差异上,南阳府、开封府及陈州府受灾最为严重,汝宁府、归德府、怀庆府、彰德府及河南府次之,汝州、陕州、许州、卫辉府、光州、郑州和淅川厅等面积较小的府州疫灾相对较少。从疫灾重心的变化来看,清朝前、中、后期河南省的疫灾重心自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疫灾的流行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制约。在区域自然环境上,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生物等因素都对疫病有深刻的影响。地形上,河南的84.44%的疫灾县位于海拔200m以下的东部平原或南阳盆地。气候方面,河南受季风控制,大陆性气候明显,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易发生水旱灾害,进而导致疫灾的流行。同时,河南生物的多样性也增加了疾病传播的途径。在区域社会环境上,人口、交通以及战争,也都与瘟疫的流行密切相关。人口方面,清代河南省的人口重心和疫灾重心在空间上具有相邻性,人口密集区同时也是疫灾高发区。在交通方面,河南的疫灾中心,大多是交通枢纽、或沿交通干线分布。而山区,受地形限制,交通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瘟疫的传播。战争则对疫病流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从气候变迁上来说,寒冷期疫灾频繁,温暖期疫灾稀少。偏涝的年份疫灾多发,偏旱的年份则疫灾相对较少。自然灾害是诱发瘟疫的重要因素,清代河南省主要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水、旱、蝗、饥荒、地震、冰雹、风、霜等8种,每种自然灾害对疫灾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饥荒、水灾和冰雹对疫灾的影响最为显著。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风险护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一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腹部手术病人为对照组,2015年7月一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手术病人为观
为了实现基于微透镜阵列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堆栈光束整形,对带有快轴准直透镜的高填充因子半导体激光器堆栈慢轴光束准直技术进行了研究。对于发光单元尺寸100 mm、周期200
盆腔炎的辨证治疗青海省中医院(810000)高宇华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之一,是指盆腔内生殖器官及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等炎症性病变的总称。如附件炎(卵巢、输卵管炎)、附件炎性包块、子宫
根据非成像光学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准直系统的自由曲面设计方法。以几何光学为理论基础,设计了一种关于中心轴旋转对称的新型发光二极管(LED)准直系统。准直系统的集光角约
目的:观察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院内制剂舒筋活血祛痛膏对早期膝骨关节炎(寒凝血瘀证)患者疗效的影响,为其在临床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膝骨
随着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村庄治理日益凸显为农村发展不容小觑的问题,中国农村尤其是处于城市边缘区的城郊村,受到城镇化的外部渗透与冲击会更加明显。农村能人作为内生于村
自1897年南洋公学师范院创办以来,我国的师范院校无时不在改革与发展,本文对发达国家高等师范院校的改革与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对其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全面客观地分析了我
目的研究公立医院内控建设、内控环境以及信息沟通等因素与医院内控整体效果的关联关系,发现单位层面影响内控体系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方珐通过向全国范围内公立医院内部
探讨高原地区机械通气在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55例危重新生儿在综合治疗的同时,采用机械通气,使新生儿各种疾病的病死率明显降低,机械通气前后血气PaO2、PaCo2相比,差异有显著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社会和谐的本质就是人与人的和谐,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睦、个人心里的平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自然要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