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对肝移植后肝再生及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year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对大鼠50%肝移植术后肝再生影响的研究背景: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被证明是一种肝丝裂原。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T3对大鼠50%肝移植术后肝再生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在移植术后,给予大鼠T3皮下注射一次,剂量为4mg每公斤体重。评估如下指标:肝脏/体重比值,肝细胞增生(Ki-67),外周血生化指标(ALT.AST和胆红素)以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结果:肝脏/体重比值和Ki-67免疫组化检测显示T3能促进部分肝移植术后肝细胞再生。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均显示T3处理组大鼠细胞周期素D1和A表达较对照组增加。结论:外源性T3能显著增加大鼠部分肝移植术后肝细胞的再生。因此,T3能为我们今后临床上增加活体肝移植患者肝细胞再生提供一个很好的选择。第二部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在大鼠肝热缺血再灌注损失中作用研究背景:肝脏切除或移植过程中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导致手术后肝衰竭或原发性移植物失功的主要原因,结果导致手术死亡率增加。已知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是一种肝丝裂原。本研究主要探讨外源性给予T3是否能减轻肝脏的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在阻断肝脏血供前48小时,给予雄性SD大鼠T3或空白生理盐水皮下注射一次,剂量为0.5mg每公斤体重。然后阻断肝脏血流60分钟,再行50%肝切除。检测血浆转氨酶水平、肝细胞增生和凋亡以及肝组织病理改变、丙二醛和髓过氧化物酶的表达。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前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转录因子(NF-κB和AP-1)和粘附分子(ICAM-1和VCAM-1)的表达。结果:T3预处理组大鼠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明显弱于对照组。T3能显著抑制肝组织内活性氧的产生及中性粒细胞的浸润。T3保护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与下调前炎症因子、转录因子和粘附分子的表达相关。结论:本项研究表明T3能保护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该作用与T3抑制前炎症细胞因子,转录因子和粘附分子相关。在术前予以T3处理可作为临床上保护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行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有效的静脉输液途径。方法 将128例输液患者随机分为A、B2组,每组各64例。A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B组采用正中静脉留置针输液,通过2组输液方法比较置管时间、重复
第一部分HPLC法测定脱氧土霉素生物可降解支架体外释放率研究目的建立测定脱氧土霉素生物可降解支架体外释放液中药物浓度的方法(HPLC法);使用该法明确脱氧土霉素生物可降解支
目的:设计制作适合完全腔内技术重建犬主动脉弓的内嵌式支架型血管,并研究其植入方案、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提供适合于人体主动脉弓应用的支架型血管设计方案,完成新产品开发的
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上的边材腐朽病的病原茵为安氏纤孔菌(Inonotus andersonii)。本文根据采集的病原标本材料对该病原茵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根据野
针对常规地质统计技术及网格粗化近似技术在油藏剩余油饱和度求取过程中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优选性能稳、算速快以及无网格定向效应的流线数值模拟方法,利用水驱开发油藏三维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菌株TLSF2是1株新发现的耐重金属真菌,为深入了解该菌株对水中Cu、Cd的吸附机理,借助原子分光光度法,通过吸附试验探讨了菌体对Cu、Cd的吸附能力,
多年冻土的形成、发展和存在状态与地表能量平衡中各要素的变化特征密切相关,青藏高原地表能量平衡方程中各要素的变化具有如下特点:1)年总净辐射和年总辐射量均比较高;2)地
社会医疗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抵御疾病费用风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医疗费用的迅猛增长,不仅制约了医疗保险作用的进一步
期刊
以中石油云南省某专用铁路场坪堆载预压下人工填土地基沉降现场试验数据,分析了深厚人工填土地基在堆载预压下沉降变形规律,研究了时间因素对双曲线法沉降预测结果的影响,并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敬业传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着"敬业"的价值,包含着丰富的敬业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要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