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农场全场有耕地5200公顷,养殖水面800公顷,林地3000公顷,现已形成稻米生产、稻麦种子生产、生猪养殖、水产养殖等绿色生产基地。农场一方面通过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企业型农业发展,大力发展以优质品牌产品、无公害食品为主的高效型农业,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而强大的产业链和产业群。另一方面,也面临如何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清洁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强环境和资源建设等问题。本文运用系统工程系统评价的方法,对上海农场1996—2005年循环农业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对养殖场循环农业工程进行设计分析和评价,从而辨明该场循环农业发展的动因和障碍因子,为循环农业发展关键工程建设提供依据,对促进农场高目标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论文根据循环农业的内涵与农场的实际,构建了农场循环农业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农业生产水平、资源投入减量化、资源循环利用、环境资源建设四大类12个指标。评价结果表明,农场农业生产水平呈不断提高的态势,评价指数从1996年的0.4494上升到2005年的0.9022,主要动因是生猪养殖的大发展;资源投入减量化指标,1996年和1997年指标值较高,1998年降至最低,以后呈不断增加趋势;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由于近年商品性有机肥使用量增加和稻米加工业的发展,有利于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但由于起主要作用的秸秆还田率的波动,导致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指标波动较大,增加趋势不明显;环境资源建设方面,由于林木覆盖率逐年不断增加,从1996年的5.38%增加到2005年的11.17%,对循环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对四类指标综合评价,农场循环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从1996年的0.46增加到2005年的0.61。根据农场发展规划,农场生猪生产规模将急剧增加,生猪养殖的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成为循环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此,论文还分析了养殖场循环农业的工程设计方案和预期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