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流式油水分离器结构优化及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wyu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大多数油田都已进入中、高含水阶段,随着油井采出液含水量的提高,油田现有处理设备的负荷增加,油田经济效益降低。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轴流式油水分离器,用于高含水原油的预分离处理。与传统油水旋流分离器相比,该分离器采用轴向入口结构并装有导流叶片,具有结构紧凑、分离效率高、压降低的优点。本文基于旋流分离理论,建立了轴流式油水分离器几何模型,并运用数值模拟软件FLUENT,采用Mixture混合模型和RSM湍流模型对分离器内部流场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速度场、压力场和浓度场的分布规律;分别改变油相粘度、油相密度和入口含油浓度,得到了物性参数对分离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研究了分流比对分离性能的影响。针对分离器初始模型,对分离器主要结构进行了模拟优化。结果表明,增大旋流腔长度和溢流管直径均可以提高油水分离效率,但两者均存在临界值;溢流管插入深度不能过大,否则会导致油水来不及分离就被排出。适当增大开缝宽度和长度,可以降低底流口油相浓度以及底流口压降,且开缝长度越大对压降的影响越小。叶片出口角减小或叶片包角增大都会增强旋流强度,提高分离效率,但同时压降也会显著增大;叶片数量由2片增大到3片,分离效率会显著提升,此后继续增大叶片数量,对分离效率影响不大,压降却会持续增大。自主搭建了以轴流式油水分离器样机为核心的油水两相流实验环道,对分离器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分离器入口流量过小会导致旋流强度不足,油水无法完全分离,流量过大则会导致油滴剪切破碎,乳化作用增强,因此存在一个最佳入口流量;随着入口含油浓度减小,分离效率逐渐增大,压降逐渐减小,这与模拟结果一致;叶片出口角减小会使压降增大,且入口流速越大,叶片出口角对压降的影响越大。根据正交试验分析,得到各因素对分离效率、溢流口压降和底流口压降的影响顺序和影响程度;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分离效率及压降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验证,分离效率、溢流口压降和底流口压降预测的平均误差分别为10.02%、6.68%和10.13%,在工程允许范围内,为轴流式油水分离器的设计优化和预测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其他文献
海上油气的开采和运输过程存在严重的管道泄漏、溢油漏气事件,泄漏的油气资源造成严重的海面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针对海面溢油问题,有效的方法之一是采用多孔材料对溢油进行吸附回收,溢油中的固体颗粒对吸附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吸附过程涉及油-水-固的三相流动,因此对多孔介质内多相流动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的研究多孔结构设备对海面溢油的吸附特性,本文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LBM)的Shan-
针对高含硫气田井口压力不断降低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利用高压气井的富余压力通过喷射器增压输送低压天然气的方案。天然气喷射器结构简单、高效节能,但内部流动规律非常复杂,存在激波、壅塞、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等复杂的现象。在现有的实践应用中,对喷射器关键结构的尺寸设计常依赖于经验取值,而天然气喷射器内部的复杂流动规律很难通过现场应用或实验观测得到。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对天然气喷射器内部流场进行了分析,探究了提高
波达方位(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在阵列信号处理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方向。在系统级DOA估计应用中,相关干涉仪算法(Correlation Interferometer Algorithm,CIA)是一种重要的算法,却有以下弊端:在测向中存在相位模糊和基线镜像对称问题;在同一时间内只能解决一个信号的方位估计。这两个问题严重阻碍了系统级DOA估计的应用。针对相位模糊和
我国致密砂岩储层油气藏的开发有巨大的潜力,而在开发过程中,储层岩石压力情况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岩石的有效应力和渗透率的现象就是应力敏感性。有效应力理论的选取和应力敏感性的影响规律及评价是渗流研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通常采用Terzaghi有效应力理论和室内实验进行研究,但其适用范围有限,且常规方法缺少对储层岩石孔隙结构真实还原下的渗流模拟。因此,本文从压汞法、铸体薄片和微CT扫描对岩石的微观孔隙特征研究
从人类出现至今,疾病严重影响着人类身体的健康。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可以实现对与复杂疾病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等遗传标记的定位,有利于进一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理,并为其预防、诊断以及治疗提供帮助,是当今生物医学研究的热点。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层面上来看,人类基因组是一
威兰胶是一种新型的微生物多糖驱油剂,作为优良的三次开采驱油剂展现出了巨大的市场价值。目前,国内对于威兰胶的需求量日益增长,然而,国内威兰胶的培养技术尚不成熟,国外对我国威兰胶培养技术长期封锁,从而导致这一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如何进一步发展威兰胶培养技术,得到高产的威兰胶菌种,成为国内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主要工作是通过优化威兰胶液体发酵培养环境和挖掘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
本文根据涉及多孔介质的流体流动控制、污染物传播与有害源辨识等实际问题需要,对完全或部分填充多孔介质空间内的流动与传质现象和气态污染物迁移逆时间反演问题开展了创新性研究工作。首先,建立了流体受迫流动状态的完全填充多孔介质通风室模型,基于有限容积法对无量纲的Darcy-Brinkman动量方程离散求解,着重分析了雷诺数Re和达西数Da对流体流动结构转变的联合效应,发现Re·Da≥0.2是多孔介质内涡产
传统的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的步骤一般包括,数据预处理、特征选择、模型选择、超参数调优、模型评估等。其中合理选择数据挖掘算法是数据挖掘的核心步骤,并且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不同的数据挖掘算法具有不同类别的超参数,同种算法选择不同的超参数值,模型的性能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因此需要反复调优这些超参数,才能使模型达到最优性能。然而目前超参数调优这项工作比较依赖数据工程师和领域专家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经验,计算和调试
现有常见的目标检测算法仅针对一般场景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然而不适用于复杂场景。复杂场景下的目标检测会存在如下问题:1)背景中存在噪声影响目标检测的精确度;2)检测目标具有很多复杂的组成部分;3)目标与背景仅存在非常小的差异,颜色等特征极其相近等等。这些问题给目标检测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何从复杂场景中实现目标的识别与检测则成为更加重要和困难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复杂场景下的目标检测算法展开研究,提出一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经生化二级处理后,仍含有大量微生物,极易形成生物粘泥使水质恶化,造成设备腐蚀和引起传染病等问题。为了将处理水回用于工业冷却及中水回用等体系,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才能使出水达到回用水质标准,而传统的化学杀菌剂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形成二次污染等,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的环境友好型抗菌材料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重点研究了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和抗菌机理及其在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