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法理学界,公民守法理论可以说是其中的核心命题以及基础命题之一。他们认为,法律如果得不到遵守将无法发挥它所具有的社会规范作用,没有人能够在法律的制度框架外行使所谓的权利。同时,公民不服从也成为了现代常见的社会问题之一,一旦反抗政府超过了自由限度便可能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作为一项没有被明确界定的个体权利,如果每个公民按照自己的内心意愿来决定是否遵守法律,按照自己的正当性标准来决定是否服从,那么法律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法理学界,公民守法理论可以说是其中的核心命题以及基础命题之一。他们认为,法律如果得不到遵守将无法发挥它所具有的社会规范作用,没有人能够在法律的制度框架外行使所谓的权利。同时,公民不服从也成为了现代常见的社会问题之一,一旦反抗政府超过了自由限度便可能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作为一项没有被明确界定的个体权利,如果每个公民按照自己的内心意愿来决定是否遵守法律,按照自己的正当性标准来决定是否服从,那么法律的权威性在于何处?因此,如果公民没有自我判断标准,只是盲目的遵守法律,甚至失去了内心的正义标杆,那么利维坦这只巨大的怪兽将会吞噬掉公民的权利,最终毁灭整个民主社会。这样看来,盲目的全然顺服和为了一己私利的选择顺服,其结果都是灾难性的。所以,加以思考的、在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公民不服从成为促进现代法治进步的现实需求。在西方,公民不服从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经过各位学者的探索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公民不服从理论,在德沃金时期不仅在理论层面做到了巩固与创新,更在实践层面对公民不服从理论做到了超越,他主要是在国家和公民这两个主体上来论证公民不服从。对于公民来说,他们具有宪法所承认的道德权利,他们能够基于自己的良知来展开公民不服从行动,并且要甘愿受罚。对于国家政府来说,必须平等关怀和尊重公民的个人权利,不能为了社会功利主义目标而牺牲人权。政治统治一直存在,所以统治与服从的关系便成为任何时代都在争论的话题,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公民始终会对严酷的权力以及没有任何道德支撑的顺服感到不满。因此,公民不服从行为在推动法治进步的同时,也在挑战法律秩序,为了更好的发挥公民不服从的作用,公民所能做的就是基于自己的良心和认知,在法律规范之下实行不服从行为,并自愿承担违反法律的后果。对于国家而言,不管在任何时刻,都要关注公民的利益期待和心理诉求,在认真考察民情后根据具体的社会情势主动去调整合理的法规政策,提高公民的社会地位,为公民实现权力提供各种方便途径,进而获得更多民众的信任,这也是在当前民主社会秩序之下公民对政治统治认同的前提条件。
其他文献
在我国,微型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在拉动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同时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出台针对微型企业融资的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在我国以间接金融为主的金融体系中,银行信贷仍是国内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但由于微型企业自身规模小、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抵质押物等原因,在银行信贷结构中长期处于劣势地位。尤其在2020年
伴随国际范围的教学改革潮流,我国也试图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来变革我国教育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经过近20年时间的探索实践,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经验共识。其中,建基于先学后教、自主学习形态的教学模式是当前我国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并建立起以“学生自主的学为中心”的课堂来提高教学效果的“适学课堂”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研究者试图将“适学课堂”教学模式很好的契合于中职教育教学之中,通过“适学课堂”教学模式改
新时期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城市化、现代化的展开和不断推进,古老传统的乡土文明开始向先进的现代城市文明一步步靠拢,传统的乡村世界也开始了由表及里的蜕变,从外在的乡村面貌与乡村生活方式到乡村伦理秩序、文化风习以及人的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这一时期的时代变迁以及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复杂交织的社会语境,在新时期的社会转型中成长起来的“70后”作家敏锐而又直接地感受到了这一历史发展中的乡村变迁
孤儿作品,指的是仍在著作权保护期内,使用者经过勤勉查找后,著作权人身份不明或者著作权人身份确定但无法联系的作品。当前社会进入数字化阶段,传统创作和阅读方式转变,使得孤儿作品数量逐年激增,孤儿作品保护问题变得更加尖锐。特别是谷歌数字图书馆案后,孤儿作品向世界版权制度提出新的挑战,著作权人和使用者之间的矛盾更加紧张,公共文化机构中孤儿作品的保护问题至关重要。各国为解决孤儿作品难题,纷纷推进立法,成果丰
马克斯·韦伯是现代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在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的基础之上建立了社会学理论,论述了社会科学区别于自然科学独特的研究方法。韦伯的法社会学也是在方法论的基础上展开的。任何研究社会科学元理论的学者都不可能回避韦伯的方法论学说,本文拟通过从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方面着手来谈论韦伯法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本文首先讨论了韦伯法社会学方法论的思想场域和思想渊源。韦伯的方法论思想诞生于德国1
凯尔森纯粹法学理论自诞生以来,以其独有的哲学思辨魅力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在法理学上占据一定的理论地位,对欧美国家法律理论的发展和法律哲学的完善有着不可言说的意义。然,该理论的提出引起很多法学家关注,产生不同的看法,引出大量的争议,尤其对该理论中“基础规范”学说本身存在问题上有着很大的质疑。相反,笔者认为,基础规范的提出为整个纯粹法学奠定了科学性的作用,为该理论的解释提供了逻辑依据。基础规范预设是合
《民法典》第十条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该法条的核心价值在于将习惯从之前部门法林林总总的规定集中上升为民法典总则编中,成为一般性法源,是《民法典》开放性的体现。对于具有五千年历史传统与文化积淀的中国来说,意义非凡。民俗习惯包含有民俗和习惯两者所有的内容。因其产生自民间,源于社会成员之间习性的积累,为一定区域内的人们所自觉遵守,因此具
洛克财产权问题时至今日仍存在广泛的讨论与争议。财产权作为一项在自然状态中后天获得且确立的自然权利,真实且具体地体现了自然法是如何在自然状态下发挥其普遍效力的。深入地理解洛克讨论财产权的目的何在,以及他如何在自然法的框架下解释财产权,思想家们的观点大相径庭,表现出不可调和的对立性,尤其是历史权利原则与平等分配原则之间的调和,一直是争议的话题。争议的主要焦点是洛克权利理论中存在一种张力,一方面认为上帝
刘逢禄是清代第一位系统研究公羊学的人物。他的公羊学研究不仅带有明显的汉代今文经学的意义,而且成果颇丰,其中《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刘逢禄欲以《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一书,重振董、何公羊“三科九旨”之学,全面归纳并阐释何氏公羊学“义例”,以通《春秋》之旨,进而以之贯通群经。刘逢禄能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与他的生平、家学和当时的学术思潮息息相关。刘逢禄《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研究主要从三个
自20世纪中叶以来,面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社会现象,发达国家纷纷采取立法改革的方式来应对超龄劳动者就业问题,通过颁布《反年龄歧视法》《高龄劳动者雇佣法》等法律法规从立法的高度支持和鼓励超龄劳动者就业。当前我国在经历人口红利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高峰时期后,逐渐走向人口老龄化,进入社会发展前进难以避免的演变阶段,老年人就业人口不断增加,劳资矛盾尖锐化,社会发展面临极大挑战,虽然我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