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高密茂腔,起源于以姑娘腔为基础并受花鼓秧歌影响的“肘鼓子”戏,随后结合高密本地的语言特点、生活习俗、民众审美趣味而逐渐衍化成为一种地方戏曲形式。茂腔发展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其曲调质朴自然,唱腔委婉柔怨,生活气息浓郁,深受群众喜爱,被誉为“胶东之花”,俗称“拴老婆橛子戏”,在高密广大农村地区有深厚的群众基础。2006年5月,高密茂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这成为茂腔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自此以后,其生存状态和受关注程度均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从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这一角度出发,以迈克尔·赫兹菲尔德的“文化遗产”理论为基础,将高密茂腔剧团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高密茂腔在“申遗”成功前后出现异同变化的写作思路,在纵向上对高密茂腔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描。换言之,该文通过比较和分析高密茂腔之主要载体——高密茂腔剧团在申遗成功前后所呈现出的不同生存状态来考察该地方剧种如何实现自己的传承与创新。申遗行动和过程对高密茂腔的影响是本文的中心主题,高密茂腔在不同时期的生存状况则是本文的主线。在此基础上,笔者总结出了高密茂腔在社会环境、文化所有权和生存空间、传承和创新形式、剧团体制等方面的变与不变,得出如下结论:由国家主导的“申遗”运动在将高密茂腔建构成国家所有的文化产品的同时,其鲜明的政治特性并不能使高密茂腔实现真正的传承与创新。笔者指出,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关键在于能否要建立起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实现创新的人文生存环境和市场需求。文章最后,笔者提出了两点研究发现:(一)作为地方戏曲传承之主体的剧团之体制特征对地方戏曲成功“申遗”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剧团的国营化是现代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的开端。国营剧团与国家权力之间形成的亲密联系,使如今的“申遗”运动在国营剧团的体制保证下得以顺利进行;(二)遗产运动并非必然为传统文化带来商品化的倾向。对于没有经济开发优势的文化遗产而言,政府通常运用挖掘其政治价值的方式来寻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