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MR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及MR波谱(MRspectroscopy,MRS)分析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的表观扩散值(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和不同代谢产物比值的变化,探讨脑白质疏松症中脑白质缺血过程中出现的病理、生化改变与MR功能成像改变之间的关系。资料和方法30例经常规MRI检查诊断为脑白质疏松症患者,及30例相当年龄段正常脑白质表现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DWI检查,分析病变不同区域表观扩散系数值(ADC)的变化,同时对30例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进行磁共振波谱分析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肌酸(Creatine,Cr)、胆碱复合物(Choline,Cho)/Cr比值的变化,比较不同位置和不同程度病变在ADC值和代谢变化中的差异。结果脑白质疏松症病灶区(双侧侧脑室枕角、体部脑白质)ADC值升高[(1.65±0.08、1.13±0.12X10-3mm2/s)]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相应病灶区的NAA/Cr均值明显降低(0.62±0.04、0.71±0.02),Cho/Cr均值升高(1.80±0.07、1.76±0.21),与正常脑白质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病变组枕角的NAA/Cr均值低于体部,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白质疏松症病灶区的ADC值增高反应了脑白质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疏松并水肿,单位容积水分增加、白质弥漫性或局限性脱髓鞘引起水分子的扩散加快。MRS同时反映出该区域的神经细胞缺血性改变(NAA峰值的降低)和反应性胶质细胞增生(Cho峰值的升高)。磁共振功能成像能够反映脑白质疏松症发展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和局部代谢的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