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TA)的临床表现,相关辅助检查、治疗及随访结果进行系统的回顾性研究,以总结多发性大动脉炎(TA)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北京儿童医院确诊的66例TA患儿的临床表现、分型、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资料,总结各型的临床特点,并通过门诊随访40例TA患儿,评价治疗转归情况。 结果: TA好发于学龄期女孩,男女比例为1∶1.75,平均起病年龄为(9±3)岁,最小起病年龄为3岁,最大为15岁,以10~13岁多见(占50%)。从首发症状到确诊TA的平均时间为12月,最长时间达7年。 TA早期表现为发热(53%)、乏力(39.4%)、头痛(33.3%)、头晕(21.2%)等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有时还可表现为关节肿胀(19.7%)、抽搐(18.2%)、视物模糊(3%)等其他系统或脏器异常。临床异常体征包括血压异常(72.7%)、脉搏减弱或无脉(47.0%)、血管杂音(43.9%)等。66.7%的患者于首次确诊前有明确感染病史,以结核感染最常见(47.0%),其次为支原体感染(16.7%)和链球菌感染(7.6%)。66例病例中45%曾误诊为其他疾病,常见为肺炎(30%)、感染性心肌炎(13%)、扩张型心肌病(10%)等。 根据TA早期起病时可获取资料,90.2%(46/51)的患者起病时血沉增快,异常范围为24~140mm/h,50%血沉增高病例集中在80~120mm/h;86.3%(44/51)的患者起病时CRP增高,异常范围为9~>160mg/L,52.3%波动在21~80mg/L。52.7%的患者早期起病时血白细胞增高;52.7%并发贫血,均为轻-中度,且以轻度贫血为主。83.7%的患者血小板增高,最高可达1135×109/L。此外,免疫系统检查中CD系列可见NK细胞降低(44.4%),Ig系列无明显增高。66例患者中19例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检查,肾素均增高,均伴有肾动脉狭窄及血压增高,其中近50%患者收缩压>160mmHg。 TA患者最常受累的动脉为腹主动脉,占79.4%(50/63);其次为右肾动脉,占69.8%(44/63)。其他常见受累血管包括:右颈总动脉(69.0%,29/42),左肾动脉(61.9%,39/63),左颈总动脉(61.9%,26/42),左锁骨下动脉(52.4%,22/42)等。肾动脉受累患儿均有血压增高,其中6例患儿存在肾动脉畸形。此外,颅内动脉受累共7例,占20.6%(7/34),主要累及大脑前动脉、中动脉,部分累及大脑后动脉和基底动脉等Willis环区。眼部动脉受累者占15%(6/40),主要表现为眼底动脉变细、眼压增高,多伴视乳头水肿。 66例TA患儿中,头臂动脉型6例(9.1%);胸腹主动脉型17例(25.8%);广泛型40例(60.6%);肺动脉型3例(4.5%),其中以广泛型最多见。 TA的治疗主要为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首选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MTX),MTX疗效欠佳或不耐受患者可换用吗替麦考酚酯(MMF)、硫唑嘌呤(Aza)、环孢霉素A(CsA)、沙利度胺等其他免疫抑制剂,病情严重者予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同时可联用甲泼尼龙或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有效率达85.0%。6例难治性患儿在应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的基础上,加用生物制剂,包括Etanercept3例,英夫利昔单抗4例,其中1例予Etanercept治疗1年未见受累血管好转后换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9例血管严重狭窄的患儿于外科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中3例发生再狭窄。40例规律随诊的患儿经规律治疗3月后87.5%的患儿病情缓解;3年后72.7%(8/11)的患者病情缓解;5年后缓解率为83.3%(5/6),2例患者分别于随诊4年、5年后完全停用激素。随诊5年期间,所有患者均有至少一次病情缓解,40%(16/40)的患者病情呈缓解-反复-缓解过程,其中7例病情反复前减量口服激素,5例有上呼吸道感染前驱病史,2例未规律就诊至少半年,2例无明确诱因,予调整用药后均可缓解。无死亡病例,虽有病情反复,整体预后良好。 结论: TA好发于学龄期女孩,以广泛型最多见,其次为胸腹主动脉型、头臂动脉型、肺动脉型。常见受累动脉依次为腹主动脉、右肾动脉、右颈总动脉、左肾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等。起病时多表现为发热、乏力、头晕头痛等非特异性症状;临床体征以高血压、双侧血压不对称、脉搏减弱或无脉、血管杂音等常见。TA的治疗主要为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85%有效,难治性TA患者予Etanercept及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有效,暂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随诊5年内所有患儿均有至少一次病情缓解,40%的患者病情呈缓解-反复-缓解过程,其反复多与激素减量或感染相关,随诊5年缓解率达83.3%,无死亡病例,总体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