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浮顶罐储油时传热分析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cod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能源需求的增加,原油作为一次能源在我国能源构成中占了较大比例。在原油的生产、输送环节其储存量较大,同时,由于我国所产原油特点以及输送工艺的改进,决定了原油储存时间延长且需要对其进行加热维温,这样就使得浮顶罐内原油与外界温差增大,散热严重,造成不必要的热能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基于此,对原油浮顶罐储油时传热规律进行研究。本文以联合站罐区20000m3原油浮顶罐为研究对象,以传热学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原油浮顶罐向外界环境散热的温降过程,包括原油物性与温度关系和结蜡机理。依据原油浮顶罐的结构,同时考虑罐底土壤对散热的影响,并做了合理的简化,利用ANSYS ICEM CFD建立了与实际浮顶罐尺寸相同的三维模型。采用随温度变化的原油物性参数,考虑原油温降过程中析蜡潜热释放,利用FLUENT进行数值求解。得出原油依次经历了快速温降、温降速率降低、低速温降三个阶段,对每一阶段原油的温度、速度变化进行了分析。对不同储量、浮顶保温措施的浮顶罐进行模拟,明确了储量和浮顶保温因素对原油温降的影响。提出增加顶置加热器、局部加热的思路,实现原油在日常较低温度存储,收发油时利用主力加热器,快速、局部加热升温,可减少原油储存期间热能浪费。通过对原油浮顶罐温降规律进行研究,对原油浮顶罐储油提出改进,对于减少原油储存期间热能浪费,实现原油浮顶罐安全、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闭式非平衡磁控溅射系统在单晶Si(100)片和316L不锈钢片上制备了Cr(B)CN薄膜和Cr(Ti)(B)N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别对薄膜晶体相结构和其表面原子化学键状态进行分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薄膜表面和截面形貌进行观察。薄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通过金刚石纳米压痕仪进行测试,而薄膜与基体的附着力通过声发射划痕仪进行测试。薄膜在水环境下的摩擦学性能通过球—盘式摩擦磨
延长气田地质生成年代较久远,地层中含有硅质、石英砂、菱铁矿等矿物成份,还含有研磨性极强的灰黑色泥岩和灰岩、多段砂砾岩互层,软硬交错,可钻性差,钻头磨损严重,严重影响钻
苏里格气田苏6井区是典型的低压、低渗砂岩气藏,目前已处于中后期开发阶段,产量递减较为严重。为了提高其开发效果,保持气井稳定生产的能力,有必要探讨其相应的稳产技术对策。 
岔河集油田在经历了分层注水、加密井网以及调水增油等几次大的开发调整后,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期的开发中后期,区块平均含水整体较高,综合治理效果明显变差,油田产量递减严重
油藏生产优化是“智能油藏生产”的重要环节,它能够立足油藏的地质情况,根据实际生产数据,实时地为油田生产提供最优的开发方案,实现油气田经济、快速、高效的开发。本文把油
现如今,我国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建筑由于其具备结构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施工成本高等特点,相关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尤其的重视对其施工质量的控制问题.消防水系统设
中原油田非均匀地应力导致套管变形损坏的问题十分严重,而且套管损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中原油田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这一突出问题,开展了非均匀地应力分布规律
与直井相比较而言,水平井技术具有提高单井产能、减缓边底水突进、开发特殊类型油气藏、较高的投入产出比、降低海上油田开发费用等优点,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石油工业技术中最重要
长期以来,吐哈油田在注水井增注技术及措施上主要采取的是酸化增注措施为主,水井压裂为辅的技术手段。随着油田开发的逐步深入,水井污染类型和污染程度与初期相比发生了显著
文章首先从螺杆泵井抽油杆柱的二维受力状态入手,分别从杆柱轴向载荷、扭转载荷和弯曲载荷三个方面归纳并建立了各种载荷的计算公式及其在杆柱中的分布情况;并以此为基础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