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绵羊痘病又称绵羊天花,我国农业部规定的一类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之一,也是永登县羊常见的传染病之一。绵羊痘病是由痘病毒科中的绵羊痘病毒所引起,病毒大小大约为150nm~180nm,形态呈现椭圆形。主要特征是在全身皮肤、有时在粘膜或内脏出现典型的痘疹,全年都可以发生本病,但主要是在春秋两季多发。潜伏期平均为6-8d,羔羊的病死率最高可达到100%。1.对2007年—2016年永登县疫控中心和各乡镇记录的绵羊痘病的发病情况进行综合统计。2.2016年全年春夏秋冬四季,对永登县全县范围内出现绵羊痘病临床症状的养殖场(户)的羊只进行血液的采集,共采集261个养殖场(户),覆盖全县16各乡镇。全年共采集7812份,其中春季3204份,夏季623份,秋季3517份,冬季468份,每个养殖场(户)表现出症状的羊只全部采血,共采集2593份,在同群羊中未表现出临床症状的羊只按照存栏数的20%进行随机采样,共采集2985份,在出现绵羊痘病临床症状的养殖场(户)所在的社按照每户羊存栏的20%对未出现临床症状的羊群进行随机采样,共采集2234份。3.对表现出临床症状的羊只通过临床诊断、病理学诊断作出初步诊断,通过鉴别诊断排除羊口疮和羊口蹄疫的可能,通过血清学检查确诊本病为绵羊痘病;对未表现出临床症状的羊只通过血清学检查判断是否感染了绵羊痘病。4.结果:2007—2016年发病羊只达到11124只,发病率为0.28%;死亡羊只达到2401只,病死率为20.1%,本病在永登县的主要发病区域为武胜驿镇、坪城乡、七山乡。对表现出临床症状的羊只通过血清学检查得出阳性率为100%,对未表现出临床症状的羊只通过血清学检查得出阳性率为27%,对同社无临床症状的羊群羊只通过血清学检查得出阳性率为3.1%,根据所采羊的所有血液,得出平均阳性率为44.4%。根据走访调查、查阅资料、官方数据统计结果以及实验室诊断的数据结果显示:永登县绵羊痘病的发病数量基本每年呈现递增趋势,发病形势严峻,绵羊痘病的发生和存栏情况、免疫情况、季节、年龄、品种都有很大的关系。存栏:存栏数增多,养殖密度增大,发病几率增大,永登县2007年羊存栏265000只,2016年羊存栏600000只,十年期间羊存栏数增加了335000只,同样发病数也从2007年615的只增加到2016年的3544只,增加了2929只;免疫情况:未注射疫苗增大感染几率,永登县近十年的官方数据得知94%的羊只发病是因为未注射疫苗;季节:一年四季都发生本病,但主要在春秋两季,2007年到2016年总发病数为11124只,但春季发病数为4644只,秋季发病数为4985只,而夏季发病数仅为905只,冬季发病数仅为590只。年龄:羔羊易感,其次是老龄羊,据统计近十年永登县发病羊只中羔羊占了63%,老龄羊占了30%,而成年羊仅占7%。品种:细毛羊比其他品种的羊易感,粗毛羊和土种羊有一定抵抗力,结果显示,永登县近十年绵羊痘病的发病羊只中,细毛羊占87%,半细毛羊占6%,粗毛羊占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