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第一章 指动脉及其指背皮支的解剖学研究目的:通过对手指指固有动脉及其指背皮支的解剖学研究,了解了指动脉指背分支发出的位置、走形、数量、分布,并进行测量与记录,显微镜下观察其在指侧方及指背形成的毛细血管网。为临床中设计皮支皮瓣与皮支链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取10双20只新鲜手标本,分别于前臂尺桡动脉灌注红色填充剂,待其凝固后,解剖寻找指动脉及其指背所有皮支血管,应用游标卡尺对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 指动脉及其指背皮支的解剖学研究目的:通过对手指指固有动脉及其指背皮支的解剖学研究,了解了指动脉指背分支发出的位置、走形、数量、分布,并进行测量与记录,显微镜下观察其在指侧方及指背形成的毛细血管网。为临床中设计皮支皮瓣与皮支链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取10双20只新鲜手标本,分别于前臂尺桡动脉灌注红色填充剂,待其凝固后,解剖寻找指动脉及其指背所有皮支血管,应用游标卡尺对双侧指动脉及其指背皮支的管径进行测量,记录指背皮支起点的位置,观察其走形分布情况及在指背的网联情况。解剖示指桡侧指动脉掌背皮支血管的来源、走形及供养位置,了解手背第一骨间背侧肌处皮肤供养血管的组成与来源。结果:指固有动脉在手指近节、中节恒定的位置向指背方向发出4条较粗大的皮支,除了这些皮支,指固有动脉还发出多条肉眼可辨的指背方向的毛细皮支,这些毛细皮支位置不定、粗细不等、间距并非恒定(小于0.5cm)。指动脉指背皮支发出多条次级分支,在指侧方及指背形成毛细血管链。掌背桡侧皮肤的血供主要包括:第一掌背动脉发出的皮穿支;拇主要动脉发出的掌背皮支;示指桡侧指动脉的掌背皮支;虎口深部血管发出的肌皮穿支。其中以示指桡侧指动脉掌背皮支为优势血管。结论:指背及掌背第一骨间背侧肌处的皮肤存在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其主要供养动脉均来自指动脉的背侧皮支。据此解剖学基础,可设计指背及掌背桡侧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第二章 手指皮支皮瓣及皮支链皮瓣的临床应用目的:基于对指动脉系统的解剖学研究,于指背、指侧方及掌背第一骨间背侧肌处设计皮支皮瓣、皮支链皮瓣用以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取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共33例,设计应用4种皮瓣予以修复,术后定期随访,根据多项评定指标评价手术效果。结果:33例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病例,皮瓣均成活,4例4指皮瓣局部血运差,经拆线、换药等处理,皮瓣血运好转。随访6个月至2年,平均随访13.5个月,皮瓣外形良好,未见明显色素沉着,感觉部分恢复,伤指屈伸活动良好,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基于对指动脉及其指背皮支的解剖学研究,根据手指创面的位置于指背及掌背桡侧设计皮支皮瓣或皮支链皮瓣,能有效覆盖手指创面。此系列皮瓣具有皮瓣外形美观,副损伤小,对手指活动影响较小等优点,手术操作简单,风险小,适宜推广。
其他文献
背景跟骨是人足部最大的跗骨,在人体的负重及行走功能中起到重要作用。跟骨骨折是最为常见的跗骨骨折,通常是因足跟部突然受到高能量的撞击所致,最为常见的损伤原因为高处坠落、车祸和来自足底的爆炸。跟骨关节内骨折是一种严重而复杂的损伤,常常导致下肢功能残疾。目前,对跟骨骨折模式的分析是从实验中直接观察的结果,结论还存在一些差异;对损伤过程中跟骨的应力变化情况还不清楚,缺乏定量的分析;对不同损伤模式下跟骨的力
背景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为代表的靶向药物开启了肺癌的精准治疗时代,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目前已有奥希替尼(Osimertinib)等第三代EGFR-TKIs进入临床,虽然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致死率或致残率极高,对社会家庭危害重大。目前临床使用的标准化治疗方案包括新辅助化疗+手术+术后化疗的保肢治疗方式,但近5年患者总体生存率未进一步提高,主要原因在于术后局部复发和转移。目前应用于保肢治疗的材料主要为钛合金、不锈钢或钴铬钼合金等,均为惰性材料无生物活性对肿瘤治疗无作用,且远期因力学不匹配导致植入材料松动、断裂。植入材料直接与体内组织相接触
背景及目的:动脉钙化是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和衰老等普遍好发的血管病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并造成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然而,动脉钙化在临床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尽早识别潜在危险因素并寻找有效的治疗策略是未来动脉钙化防治的重要方向。流行病学证据显示,空腹血糖变异性(FGV)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密切相关。然而,FGV和冠状动脉钙化(CAC)的关系如何,目前尚不清楚。因此,第一部分通过描述中青年人群不
一、研究背景过去的几年中,液体活检作为最具有代表性的精准医疗诊断技术越来越多应用于癌症的早期诊断,预后预测,复发风险评估,连续采样进行疾病进展监测和治疗反应评估等方向。液体活检技术同传统的组织活检技术相比具有无创性、均质化及连续采样等优势。目前液体活检技术主要基于外周血中的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ur cells,CTCs)、循环细胞游离 DNA(circulating ce
研究背景:高氧诱导的急性肺损伤(Hyperoxia-induced lung injury,HILI)是一类暴露在高氧环境下而导致的急性肺损伤,可以进一步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高氧可以导致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增加,导致肺组织病理改变和肺水肿等。尽管在关于HILI的研究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对HILI的
研究背景与目的鼻咽癌是鼻咽粘膜内膜所引起的上皮恶性肿瘤,其在全球的地理位置分布极其不平衡,新发病例中70%以上都发生在东亚和东南亚,具有明显的地域和种族的差异性。早期鼻咽癌经过单纯放射治疗即可痊愈,而中晚期鼻咽癌则需要联合放化疗的方式才能取得相对较好的疗效,所以探究鼻咽癌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就显得至关重要。KIF3A是初级纤毛的组成成分之一,初级纤毛可以介导多种信号通路的转导。在多种肿瘤中发现初级
研究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心血管疾病。研究证实,血脂代谢紊乱与炎症免疫反应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is,AS)是其主要的病因,巨噬细胞作为重要的免疫细胞在血脂代谢及血管炎症免疫反应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巨噬细胞被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等危险因素激活,释放众多促炎因子及炎症因子,诱导自
研究背景和目的:慢性髓系细胞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是一种来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克隆增殖性疾病,主要由t(9;22)(q34;q11)易位产生典型的BCR-ABL1融合基因,该基因具有高度酪氨酸激酶活性,使肿瘤细胞异常增殖和凋亡受阻。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IM)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
肺结节恶性风险评估对于肺结节的临床管理至关重要。传统肺结节风险评估模型依赖影像征象和临床特征,需要医师标注且存在一定主观差异。深度学习及影像组学在肺结节风险评估有较多研究,但临床应用仍存在困难。目的:1、提出用于深度学习算法临床落地的有序层级网络导向策略(Hierarchical-Ordered Network-ORiented Strategy,HONORS);构建在不同临床场景用于肺结节恶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