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微电网中虚拟直流电机型DC/DC变换器无源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skyx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分布式电源和储能技术的发展,在直流微电网中DC/DC变换器逐渐成为电能转换、电能传输及控制的核心,其性能决定了直流微电网的性能。同时,当直流微电网受到各类大扰动(如负载大幅度突变、结构变化等)时,易导致直流微电网的稳定性下降甚至不稳定。因此,对DC/DC变换器的控制策略要求越来越高。虚拟直流电机(Virtual DC Machine,VDCM)控制技术通过模拟传统直流电机,可为系统提供额外的惯性和阻尼,能够有效抑制直流微电网的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同时,无源控制(Passivity-Based Control,PBC)由于其具有控制结构简单、动态响应好和易实现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DC/DC变换器非线性控制以及保证系统大扰动稳定性中。因此,VDCM和PBC可为直流微电网稳定性提供重要支撑。本文主要围绕直流微电网中虚拟直流电机型DC/DC变换器展开研究,从VDCM型DC/DC变换器控制性能提升、多机并联、无源控制等进行分析讨论,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理论研究成果的正确性。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传统参数固定的VDCM控制较难在提供惯性与阻尼支撑的同时实现较佳动态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VDCM参数自适应控制策略。首先,介绍了VDCM的控制原理,建立了其小信号模型,分析了转动惯量J和阻尼系数D对DC/DC变换器稳定性和动态性能的影响,给出了综合考虑稳定性和动态性能的参数调节范围。在此基础上,根据受到扰动时直流母线电压的动态响应过程,分析了J和D的调节规律,提出了DC/DC变换器的VDCM参数自适应控制策略,该策略充分发挥虚拟参数可灵活调节的优势,提升VDCM稳定性和动态性能。给出了转动惯量和阻尼系数自适应调节原则,并根据参数调节范围,给出了自适应调节参数的取值方法。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VDCM控制策略,所提控制策略在提供惯性和阻尼支撑的同时具有较快的动态响应速度以及较小的电压超调,可较好地抑制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进而提高直流微电网直流母线电压波动抑制能力。(2)针对现有VDCM并联控制策略功率分配依赖通讯网络,而下垂与VDCM结合型策略又存在控制环节较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角速度-功率下垂的VDCM并联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借鉴交流同步电机一次调频思想,根据虚拟的直流电机角速度调节VDCM的机械功率,从而实现多台VDCM控制型DC/DC变换器间功率按照设定比例分配,可以有效减少控制环节,实现下垂与VDCM的有机结合。首先,研究了VDCM并联系统功率分配原理,给出了影响功率分配的因素。其次,建立了VDCM并联协调控制策略小信号模型,分析了主要参数kd、J和D对系统稳定性和动态性能的影响,为DC/DC变换器VDCM并联系统参数的设计提供依据。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在为系统提供惯性和阻尼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动、稳态功率分配性能,可有效抑制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3)针对大扰动下传统线性控制策略较难保证系统稳定性和动态响应较慢的问题,分别提出了基于欧拉-拉格朗日(Euler-Lagrange,EL)模型和基于具有耗散的哈密尔顿(Port Controlled Hamiltonian with Dissipation,PCHD)模型的兼顾电压和电流动稳态调节特性的新型无源控制策略(New Passivity-Based Control,NPBC)。首先,分析了现有无源控制策略存在问题和局限性。其次,基于无源控制理论和相平面法,给出了恒功率负载(Constant Power Load,CPL)对DC/DC变换器无源性的影响分析,得到CPL的负阻特性是导致DC/DC变换器动态误差非无源性的主要因素。对此,基于DC/DC变换器动态误差能量函数,采用互联和阻尼注入的方法,研究了EL-NPBC(ENPBC)和PCHD-NPBC(PNPBC),实现了带CPL负载的DC/DC变换器在动态情况下的严格无源性,从而实现DC/DC变换器在期望平衡点的稳定性。并通过功率观测器进一步改善所提策略的鲁棒性。结合参数对稳定性和动态特性的影响分析给出了主要参数的整定原则。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无源控制器单一变量调节,所提ENPBC和PNPBC策略可同时实现输出电压和电感电流误差调节,具有更快响应速度。所提策略可以有效保证DC/DC变换器大扰动稳定性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4)针对采用小信号分析方法以及PI控制器的VDCM大扰动下的局限性,以及大扰动下无源控制存在稳态误差的问题,提出了采用VDCM外环和ENPBC内环相结合的VDCM-ENPBC控制策略,用ENPBC取代传统VDCM电流内环PI控制器,改善内环控制器大扰动下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而外环VDCM控制,为内环ENPBC提供电流指令,可实现为DC/DC变换器提供额外的惯性和阻尼的同时,增强ENPBC在大扰动下的适应性,实现VDCM和ENPBC优势互补。首先,给出了多DC/DC变换器系统无源性和大扰动稳定性的分析原理。在此基础上,以Boost、Buck变换器组成的多变换器系统为例,给出了VDCM-ENPBC控制原理,并基于相平面法分析了主要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使DC/DC变换器获得良好的稳态与动态性能,在实现多变换器系统在大扰动下稳定工作的同时,能有效抑制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和稳态误差。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核酸扩增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和重组DNA技术领域,这些技术是检测和分析少量核酸的主要方法。目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仍然是各领域最广泛使用的低丰度核酸体外扩增方法,如临床上用于检测和鉴定传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和其他研究目的DNA及RNA扩增。但PCR依赖于精确控制温度的热循环仪来放大所需的核酸片段,这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对此
学位
竹材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的材料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近年来,多功能竹质复合材料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在木材短缺的情况下,其利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不断提高,因此,有必要对竹质复合材料的功能化进行研究。本论文对金属(银、铜)电化学处理竹材的物化特性影响进行的研究,系统的分析了处理竹材的防腐性能,探明了纳米金属粒子对于胶黏剂的催化原理以及作用规律,揭示了高压电场以及金属粒子协同作用下对于胶合界面的聚集效应,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生产制造对机构多功能、适应性的要求,可重构并联机构成为机构学和机器人学领域新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在可重构并联机构的结构设计、运动学分析及刚度性能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三种具有代表性的低耦合度可重构并联机构,即3-RPR平面可重构并联机构、9-3和12-6空间可重构并联机构,旨在探索并验证可重构并联机构性能的计算方法和提升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拓扑特征计算过程存在工
学位
自2015年以来,急性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救治取得长足的进步,相较于常规药物治疗,机械取栓治疗可获得80%以上的闭塞血管即刻成功再通,并能显著提高患者的90天良好功能预后。然而,关于急性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性卒中再通治疗策略仍有诸多关键问题悬而未决。第一,发病24小时内的急性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性卒中静脉注射替罗非班联合血管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如何;第二,发病4.5小时内的急性前循环颅内大
学位
第一部分基于MR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预测肝癌病理分级研究背景与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简称肝癌,术后复发率高,预后差。HCC病理分级是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因子。本研究拟探索MR影像组学特征在术前预测肝癌病理分级中的价值,建立并验证基于MR影像组学特征和机器学习的肝癌病理分级术前预测模型。方法:经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本研究共纳入281例经手术切除病理确
学位
自2014年底以来,先后有5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了血管内治疗在发病6小时内的急性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019年DAWN和DEFUSE-3试验结果表明,发病6~24小时内且符合影像筛选标准的患者仍然可以获益于血管内治疗。因此,对于超时间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推荐通过脑组织影像表现(即组织窗)筛选血管内治疗的患者。多项观察性研究显示血管内治疗显著改善了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的血管再通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疟疾仍然是一个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全球疟疾发病人数已经连续5年呈上升趋势。尽管我国已达到疟疾消除标准,但输入性疟疾仍对我国人民健康构成较大威胁;且我国赴非洲和东南亚等疟疾流行区人数众多,疟疾对此类人群的危害依然非常严重。随着蚊媒对化学杀虫剂抗药性的不断出现和蔓延,利用生物杀虫剂进行蚊媒防治成为了阻断疟疾传播的重要措施。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Bs)是应
学位
锂离子电池系统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源,其寿命预测与故障诊断对于电动汽车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使用的过程中,锂离子电池异常从不同时间长度来看,在长时间尺度下的具体表现为容量加速衰退等电池健康状态劣化异常,电池加速老化会导致电动汽车的电池系统可靠性降低;在短时间尺度下的具体表现为电池内短路、漏液、绝缘性能降低或不一致性等因素引起的电压、温度等电池信号异常,电池故障如不及时排除可能会引发
学位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位居第一,肺癌的早期发现对患者的有效治疗至关重要。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既能够反映人体解剖形态,也能够反映人体血流与细胞代谢等生理功能信息,对肺肿瘤良恶性的早期鉴别具有重要意义。通常情况下,DCE-MRI图像采
学位
表面等离激元是一种表面波,可以在金属-电介质界面上传输。表面等离激元能够将光波束缚到亚波长尺度范围并突破衍射极限,有望用于高集成化的光电器件和下一代光互连技术。石墨烯的成功制备为表面等离激元的发展提供新的物理平台。石墨烯具备优异的光电特性和可调控的电子结构,成为太赫兹波段和中红外波段有广泛应用前景的表面等离激元波导材料。与传统的金属-电介质界面中表面等离激元相比,石墨烯等离激元不仅具有强的光场束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