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歇后语是汉语习语中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长期以来,歇后语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兴趣,但众多研究仅局限于其起源、命名、形式、分类及修辞。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歇后语结构和理解的研究(如扬清 2003;赵秀琴 2004;邹哲承 2004;等)。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人们意识到“语言只是认知建构过程中的冰山之巅”(Fauconnier & Turner 1997: 1),仅对语言本身进行描写和分析已不能满足语言研究的要求,语言研究的目标应该是透过语言这一思维外壳,揭示人类内在及深层的认知机制。突破浅表的语言表达和修辞层面,我们发现歇后语的解读有足够充分的理由能成为语言认知研究的一个热点。歇后语内部除了隐喻还交织着其它言语样式,是自然言语意义的浓缩;歇后语蕴含了汉民族特有的思维模式和文化传统;歇后语见证了汉语几千年发展演化的历程,以简练的外在形式传递深刻隽永的含义。
继在第一章中对本研究的背景、目标、意义和方法进行概括之后,论文第二章从传统语言学的角度对歇后语作了总体的介绍,评价和修正了部分传统歇后语理论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中显示出传统的歇后语研究无法把握歇后语解读过程中所涉及的深层认知机制,无法透彻地揭示语言的本质,而这些正是本文的任务所在。通过全面介绍概念合成理论,并将其与影响广泛的概念隐喻理论进行多层面的比较,我们在第三章中将概念合成理论确立为研究的理论框架,并从输入空间的确定和空间关系的界定出发,对歇后语进行了新的认知分类,进而结合实例对各类歇后语进行了细致的认知解读分析,总结了完整的认知解读路线和多项虽在歇后语认知解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未能或未能充分地在概念合成理论中被提及的认知机制,它们包括作为歇后语认知解读出发点的输入空间之间的冲突和关联、歇后语解读多个步骤中必须借助的引入输入空间、对歇后语认知解读发挥选择和决定作用的语言规约化、对心理空间的建立和运作具有基础决定作用的理想化认知模型和文化影响因素以及主导谐音双关过程的意义突变。在第四章中,这些重要的认知机制被整合入概念合成理论,产生了优化的概念合成理论。最后一章是对全文的总结。我们认为,概念合成理论为解析歇后语的认知解读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理论框架,但只有将以上提到的多项重要的认知机制有机整合入概念合成理论,产生优化的概念合成理论,才能比较圆满地完成解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