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分红情况频出“异象”,既存在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也存在超能力派现的公司,大部分上市公司分红比例极低,只重视从市场“圈钱”,却吝于回报。出于培育资本市场长期投资理念、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考虑,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试图来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情况。其主要做法是将我国上市公司的分红行为与再融资资格挂钩,对不分红或分红比例达不到规定的上市公司不给予再融资资格。那么,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实施是否有效呢?一方面,我国学者之前的研究表明,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率极低但现金股利税高达20%,因此我国的资本市场比较偏好股票股利,而对现金分红并不敏感,甚至存在消极态度。另一方面,半强制分红政策将公司内部分红决策与再融资资格挂钩,一些处于高速成长中、急需资金的企业本来捉襟见肘,为了达到再融资标准却必须支付高额现金股利,很容易导致其陷入困境。那么,在半强制分红政策实施之后,市场上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增加现金股利的行为是否有积极反应?在此政策背景下,上市公司增加现金股利有何种信息内涵?该政策是否影响了有再融资需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政策,从而扭曲了其现金股利增加的信息内涵?本文以解决以上三个问题为研究目的,选择了2008年到2011年财政年度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增加行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检验上市公司实施半强制分红政策是否得到了投资者的肯定,即半强制性分红政策下现金股利增加是否能够引起市场正向反应;在检验得出政策并没有得到投资者认可的结论之后,为探析政策失效的原因,本文检验了上市公司增加现金股利的信息内涵,并将具有再融资动机的上市公司与参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半强制性分红政策背景下,具有再融资动机公司为了迎合政策,即使在当期盈余减少的情况下仍然会增加现金股利,而这些在急需融资的状况下增加现金股利的公司不仅未来盈余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因此,本文研究认为,虽然监管层出台半强制性分红政策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该政策的确存在监管悖论,扭曲了具有再融资动机公司增加现金股利行为的信息内涵,政策落实方式和措施需要进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