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是在遗传、环境、教育和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各种因素的综合制约下发展的,其中主体性是发展的核心,主体性发展是以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教师角色的转变为条件的。自主学习方式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对学习的控制,体验到成就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主动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而是一种有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学习方式,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基础。自主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它的主要特征是:学生参与并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目标,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认识活动进行监控并且作即时的调整。学生主体性的发展,需要教师的引导。在自主学习方式中,教师的角色与其在学生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中的角色比较发生了变化,教师由单纯的“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支持者”。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的角色是以在教学中的角色行为和角色观念来体现的。由于教学过程不是预先设计的而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生成的,教学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教师需要面对不断出现的问题并且加以解决,所以教师必须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观察,对学生的活动和变化进行分析、判断,然后做出决策。教师的引导具体表现为创设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帮助学生确立适合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采用适合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对学习过程进行适当的评价等。教师的引导是否恰当,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教师角色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反思的基础加以调整,并且为下一次的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教师既要对角色行为进行反思,更要对制约行为的角色观念进行反思,同时还要对角色的转变进行反思,因而反思是教师成功履行角色的前提条件。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需要教师个体和学校要从各个方面实施培养策略。教师个体可以从增强自我意识、加强理论修养、丰富教学实践、进行系统训练几个方面来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学校可以从充分认识反思的价值、建立有利于反思的管理制度、提供自主支配的时间和资源、提供交流反思产品的平台等几方面来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总之,自主学习要真正发挥它的价值,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价值的引导、智慧的启迪、思维的点拨,教师的地位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教学过程的有效生成要依赖于教师预先的精心设计,教师不是准备一节课,而是要把学生的所有的发展目标、发展内容装在脑中,随时调用,教师需要更高的素质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胜任新的角。因此教师必须从各个方面来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教学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