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地域不断扩展,用地缺口日益增大,建设用地指标紧张,由此导致大量农村土地变更为城市建设用地,矛盾突出表现在对优质耕地的占用上,城市化的不断演进使得耕地保护的任务加剧,粮食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但有调查表明,农村居民点用地除了因城镇、交通等建设用地的增加而减少外,并没有随着人口城镇化进程的逐步推进而相应降低其规模,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仍是利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并且由于缺乏城乡统筹规划,农村居民点用地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无序状态,部分居民点的布局现状十分不合理。我国土地利用表现着土地供应紧张与土地闲置浪费并存的局面,因此迫切需要进行科学的土地整治,集中力量对利用粗放浪费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布局优化整理,对散乱、布局适宜度低的农村居民点进行迁移合并。我国土地整理特别是农用地整理工作已经十分成熟,土地整理对于增加耕地面积,推动城镇化建设举足轻重。在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工作和户籍制度改革的推动下,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整理成为当前农村工作中最迫切的要求之一。论文以重庆市长寿区长寿湖镇为典型研究区,借助空间统计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全镇范围内农村居民点布局的现状特征、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适宜度和适宜等级进行计算分析,为最后进行农村居民点的优化布局提供数据支撑,并最终提出农村居民点布局调整方案的内业预判,为建立科学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管理系统、编制合理的村镇布局规划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主要的内容和结论包括:(1)长寿湖镇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现状分析。全镇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高于长寿区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水平相对偏高,且细碎零散,分布无序。在此背景下,研究首先对2012年长寿湖镇农村居民点用地斑块面积大小进行了统计分析,借助统计直方图得出全镇农村居民点规模普遍较小的总体特征。借助空间统计分析软件,以全镇农村居民点斑块为对象,计算平均最邻近点距离指数和G统计量,结果显示,农村居民点规模分异明显,布局呈集聚分布,且主要为低值聚集,即规模小的农村居民点聚集明显。结果可视化显示,西部农村居民点规模相对较大且南部聚集明显,西南部靠近城镇区域和长寿湖风景区周围为明显高值聚集“热点”,次高点形成在北部响塘村和回龙村场镇附近,镇东部由于长寿湖水域的影响以及东南部地形等自然环境较为不利形成了规模较小的农村居民点低聚集度的“冷点”区域。全镇农村居民点斑块规模分异整体表现为西高东低,与区域自然条件、人口数量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2)农村居民点现状布局适宜性评价。当前农村广泛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农村宅基地确权颁证和农民新村建设工作,这都需要对农村居民点布局进行适宜性评价,进而为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提供前提条件和重要依据。文章选取地形、水源、灾害和生态四个自然因素指标和交通、建制镇辐射两个社会经济指标对长寿湖镇空间布局适宜性进行模糊综合评价,为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引入局部惩罚型变权综合法对权重进行调整,用重心法加权得到全镇适宜度综合得分,得分大致趋势表现为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局部地区受到某一突出影响因素导致适宜度偏离。最后,依据聚类分析法将全镇划分为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和不适宜四类,并叠加至农村居民点斑块,由此划分每个农村居民点斑块的适宜度等级。结果显示,各等级农村居民点面积分别占全镇农村居民点总面积的61.38%、27.81%、9.83%和0.98%。(3)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策略。依据全镇农村居民点适宜度等级的划分与综合影响力值,确定了城镇化型、一般扩展型、农林综合发展型和迁移合并型四类整理优化模式,面积分别为91.31hm2、299.39 hm2、157.48 hm2和103.16 hm2。通过对以上适宜度等级和影响力范围的综合考量,确定了不同整理模式的优化对策和具体操作方式:城镇化型农村居民点通过城镇化就地纳入城镇建制及其社会保障体系;一般扩展型农村居民点通过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重点发展,引导迁移合并型农村居民点转移;农林综合发展型农村居民点通过工程措施实行改造保守建设,制定配套优惠政策鼓励农业生产。迁移合并型农村居民点需加快此消亡速度,逐步分期实施移民搬迁和新村建设。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整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还要着重从保障被迁农民的利益、协调各方意愿,完善政府管理的多方面配合才能改善区域内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状况。本研究最终以图件形式呈现长寿湖镇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结果,为农村居民点迁村并点工作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