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现代化步伐的逐渐加快,人口与资源在全国范围内重新分化和重新配置。城市化,引起农村人口和各项经济、社会、文化资源向城市加速聚集,直接表现为原有城市的扩大和新城市的崛起。城市现代化,引起的旧城改造、设施更新、拆迁与扩建,使城市原有居民急剧分化,城市资源重新配置,改变了城市的面貌。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两股洪流交汇一起,在突显主流发展成就、重视效率提高与城市管理重要地位的同时,也造成了城市内部的公平失衡,导致城市强弱群体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城市发展进程中潜伏着重重危机和矛盾。 城市内部财富与收入的“两极化”,住房和医疗等资源配给的不公平,以及机会、权利与规则的不平等,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强弱群体分化。强势群体不仅占据着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各种资源,也主导了城市生活的主旋律;而弱势群体不断遭受权益的损失、尊严的践踏和社会的边缘化,他们承担了过多的改革代价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严格的群体界限日益割裂着城市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群体文化进而形成,城市社会日益滋生“崇强弃弱”的诱导。繁荣的城市发展景象背后孕育了弱势群体的不满情绪,危害着城市社会稳定的基础,给城市发展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和巨大隐患。 城市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代表,应谋求最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缩小强弱差距,追求社会和谐。但因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背景,政府职能的错位和缺位,政治生活的精英化传统,再分配体制的缺陷以及民主、监督制度和法律体系的不完善等,使城市部分公共权力以其主导地位,在城市管理中有意或无意地制造出大量的不公平现象。部分公权的助强抑弱以恶性方式加剧了市场和竞争带来的必然差距,将市场机制失灵而制造不公平产品的功能推向了极端。公共权力的异化和职能错位丧失了其应有的系统信任,扭曲了行政文化和价值观念,动摇着城市政府“合法性”的社会根基。这些存在于城市发展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对我国城市的健康、和谐与持续发展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因此,我们必须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城市管理理论和经验,强化塑造城市管理中的公平理念,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共权力结构与合作体系;不断推动非营利组织发展,健全监督体系,推进法制建设,扩大公民参与,以民主化矫正部分公共权力的偏离。这对提高我国城市竞争力和城市管理的科学与效率,实现社会秩序的良好运转具有重要意义。